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 王眉靈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全國首個采用手拉手構型的機場。
為何采用手拉手造型?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設計總負責人、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邱小勇表示,天府國際機場的設計是探索兩個規模適中、單元式航站樓靠得比較近的情況下,如何解決因為吞吐量變大而帶來的旅客在航站樓內步行過遠的問題。“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我們院和法國ADPI、民航總院一起,進行了幾十種方案構型的比選,總結下來共有三類構型,面對面、肩并肩、手拉手。”
“通過過理性的分析比對,我們最終選擇了手拉手的構型方案作為主推方向,也就是現在‘神鳥’構型的雛形。”邱小勇介紹,這一構型既能很好地解決天府國際機場的高近機位率、寬體機近機位數量多、旅客步行距離、空陸側用地均衡等問題,還讓兩座航站樓靠得很近,能夠便捷地進行旅客中轉。由于本次規劃涵蓋天府機場的遠期建設,因此從遠期規劃圖上能看到一共有四座航站樓存在。
他表示,好的規劃方案除了要有清晰明確的理性邏輯支撐外,還應該富有浪漫氣息和地域氣質。
“我們當時在推演出手拉手構型后,看著設計圖上的四座航站樓(目前,先期投用的T1、T2航站樓正式竣工),它們仿佛有靈氣一樣,緩緩地在圖面上飛了起來,慢慢形成一個圓。當時我們一下就聯想到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金箔,上面四只馱日飛行的神鳥,它們代表著一年四季的時光變化,也反映了古蜀人樸實的天地觀念。四只神鳥,這不正好既契合了天府機場的構型特點,又展現出古蜀文明的文化特質,還寓意著天府機場為四川經濟騰飛插上翅膀的美好愿景嗎?” 邱小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