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攻關

  三星堆更多謎題待解

  對考古工作者而言,現有發現還遠遠不夠。

  正是眾多學術問題懸而未解,2019年,古蜀文明保護傳承工程正式啟動,其中三星堆考古發掘的三年行動計劃,針對眾多學術界甚至公眾都感興趣的問題展開攻關。沒想到在祭祀區的勘探中,一舉新發現了6座祭祀坑,并且再度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現在已經基本可以確定,三星堆8座祭祀坑所在的區域,就是三星堆的祭祀區。”冉宏林說,三星堆1號、2號坑發現以后,圍繞坑的性質,曾出現過祭祀說、亡國滅器說甚至墓葬說等多種爭論,“這次發現的6座祭祀坑,6號和7號存在打破關系,也就是挖掘6號坑的時候,并不知道下面還有另一座坑,顯然它們的年代有所不一,不符合亡國滅器的邏輯。”“我們也已經知道三星堆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絲綢,這也為四川在2000多年前就已成為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貨源地提供了理論依據。”

  然而,三星堆祭祀區的坑如果是祭祀所用,祭祀對象、目的是什么?誰來祭祀?生產祭祀器物的作坊和祭祀用品的使用之處在哪里?為何會選擇經常遭遇水患的三星堆建城?后來又是什么原因廢棄?三星堆迄今為止還沒找到王陵,古蜀王去世以后修建王墓嗎?三星堆究竟有沒有文字?“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工作會上,專家拋出了一連串的問題,提醒未來的發掘帶著問題進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施勁松甚至還提出研究三星堆文化在本地誕生的基礎,即究竟是什么條件孕育出這樣一種獨特文化?“往上,可以在早期寶墩文化方面做做工作;往下,金沙遺址的研究工作也很重要,因為我們現在并不太清楚金沙文化和東周時期的蜀文化如何接續發展,以及當時的社會發生了什么變化,這些需要更多材料。”

  “未來在祭祀區發掘之外,我們對三星堆探索將從多個方面展開。”省考古院院長唐飛介紹,在祭祀區之外,1929年發現玉石器坑的燕家院子將重新展開工作,以期了解三星堆時期的生產體系以及遺址內的空間關系;青關山大型房屋基址還要繼續研究,究竟是三星堆最高統治者使用的宮殿,還是神殿,抑或是府庫?搞清它的最終功能,將有助于了解當時三星堆人群的階層分化和等級體系。此外,月亮灣城墻東部曾經發現一個出水口,東城墻也有一處水門,未來考古人員將順藤摸瓜,了解三星堆古城內水道的分布情況。

  隨著21世紀以來社會考古學的興起,三星堆人的族群和社會組織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從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頭像可以看到,三星堆至少存在著笄發族和辮發族兩個族群。他們各自的生活范圍、社會地位,都將是考古人員未來的研究方向。

  “三星堆古城不只有祭祀區值得關注。”唐飛說,未來,當三星堆古城城墻、道路的形態更加清晰,當古城內不少族群的社會地位和分工更加明確,當高等級的墓葬像祭祀坑一樣重見天日,三星堆時期古蜀國的面貌將更加豐滿。

  考古,正在一步步接近我們想要的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