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殷鵬)4月1日,記者從生態環境廳獲悉,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生態環境監測點位2.8萬余個。其中,環境質量監測點位近2.5萬個、生態質量監測點位100余個、污染源監測點位3000余個,基本完成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三年目標任務,實現了市縣城市、主要干支流監測點位全覆蓋。

  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于2017年印發《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通過近幾年的強力推動,我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基本實現手工到自動、粗放到精準、分散封閉到集成聯動和現狀監測到全面預測預警的轉變。比如,“十三五”初期,在空氣質量監測方面,縣級城市從每月監測5天、每天監測4次、每次監測3個指標,到現在每小時監測1次,每次監測6個指標;水環境質量監測方面,從每月監測1次到現在每天監測6次,實現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9項全監測全分析。

  下一步,我省將重點在大氣、水、工業園區等方面發力,力爭形成環境質量、污染源和生態質量監測全覆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監測新格局,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