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會效應延續

  新地標為游客提供新消費場景

  去年9月,2020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第六屆中國(四川)國際旅游投資大會、第七屆四川國際旅游交易博覽會三大文旅盛會實現首次同期在樂山舉辦,成為疫情以來全國最大規模的文旅展會,線上線下60個國家和地區1400家文旅企業參會參展,線上互動點擊超過6億,收獲全球關注。

  利用全省文旅“三會”優質平臺,樂山持續擴大同重慶、廣西、陜西等重點區域市場資源共建共贏。在此次清明小長假期間的來樂游客中,國內排名前三的為重慶、河南和陜西,省內排名前三的為成都、巴中和南充,“盛會效應”攬客效果十分明顯。

  “三會”效應的不斷發散,同期推出的樂山文旅“新十景”成為游客追捧熱點。記者了解到,全新打造的文旅融合型景區沫若戲劇小鎮、蘇稽古鎮,鄉村休閑、親子體驗、科普研學型景區世界茉莉博覽園以及“月光旅游”型特色街區上中順,在假日期間為傳統熱門景區分流“降壓”,累計接待游客12.46萬人次。其中,蘇稽古鎮接待游客7.4萬人次、綠心公園接待游客2.9萬人次、上中順接待游客1.9萬人次。

  小長假期間,樂山還向游客推出全域旅游地圖和旅游攻略。市中區以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為契機,升級“游江、游山、游城”體驗,全區假日期間累計接待游客25.23萬人次,較2019年增長44.5%。集結樂山各地美食的張公橋美食街、嘉興路美食街、東大街、嘉州長卷天街等地人潮涌動,許多游客專程為“舌尖上的樂山”而來。

  “四篇文章”實效落地

  全面加快文旅經濟復蘇

  三天時間,創下新高,越來越多的人看到樂山文旅市場的強勁復蘇。

  樂山市文廣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樂山聚焦文旅融合、擴容提質、景城一體、全域旅游“四篇文章”,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了文旅融合步伐。“引導文創商店、特色書店、小劇場、文化娛樂場所、藝術展覽、沉浸式體驗型項目等進景區,積極營造文旅消費新場景。”

  假日是文旅經濟復蘇的突破口之一。借“四篇文章”之力,不到一個月之后的“五一”假期又將迎來一次挑戰。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樂山將深挖佛教、名人、水堰、民俗、非遺、美食、武術等文化內涵、文化元素、文化形象和文化精髓,努力打造具有樂山特色旅游IP及核心吸引物的精品旅游產品;精心編制《樂山市“十四五”旅游融合發展規劃》,培育康養度假、數字文旅、研學旅游、文博旅游、夜間旅游、文創動漫等旅游新業態,唱響“樂游嘉學”研學品牌。

  同時推進鞍山九峰文旅產業園區、峨眉山恒大國際旅游度假區建設,聚焦嘉州歷史文化體驗項目,發展文化博覽園區;并加快智慧旅游建設,繼續推行“無預約、不旅游”理念,完善預約制度和實施載體,科學實施游客分流,提升旅游體驗。“我們將繼續進行景區提質升級行動,為接下來的五一假期做好準備。”峨眉山景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樂山文廣旅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