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古神話《山海經》中的扶桑樹?

  3號神樹漸漸完整,最期待的當屬學術界的專家學者。雖然現在神樹還未完全復原,當年祭祀坑發掘的兩位領隊陳德安與陳顯丹已經有了初步論斷,認為“這株神樹,刻畫的應該就是上古神話《山海經》里的扶桑樹。”

  陳德安說,《山海經·海外東經》曾記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湯谷,通常認為在東海之東的碧海中,意即在遙遠的東方,太陽棲息的神樹扶桑就生長在那里。扶桑樹的形狀,漢代文學家東方朔根據歷史記載,在他的《海內十洲記》中這樣記載:“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讓人沒想到的是,原以為是神話傳說中的扶桑造型,三星堆的先民們竟然充分發揮藝術想象制作了出來。

  “這充分體現了三星堆人對神樹、對太陽的崇拜。”陳顯丹說,3號神樹的大小、造型和1號神樹大不相同,“同時也可以說明三星堆人的神樹不止一種。1號神樹體量巨大,可能放置于固定場所,小的青銅神樹或許就可以靈活移動,在不同的祭祀場所使用。”

  那站立在神樹頂端的人首鳥身像又是誰呢?兩位考古專家均認為應該是古代民間神話中的木神句芒(gōu máng)。在神話傳說中,句芒正是人首鳥身,太陽升起的地方和神樹扶桑都歸他管。因此3號神樹上,他站在扶桑之上似乎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