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何勤華
不久前,涼山州十一屆人大六次會議表決通過《涼山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份120多頁的材料,對涼山未來幾年乃至10多年的發展進行了描繪,《綱要》提出,未來幾年,涼山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加快推進安寧河谷綜合開發、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范區為主攻方向,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涼山建設。
記者梳理這份《綱要》,找出多個關鍵詞,提前查看、讀懂未來涼山的模樣。
一個示范區
鄉村振興這樣有效銜接
初春以來,位于普格縣螺髻山彝寨的彝族藝術主題民宿“朵洛荷”,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走進朵洛荷民宿,繡著彝族圖案的靠枕、色彩艷麗的彝族漆器、各式各樣極具民族特色的小物品引人注目。民宿是德育村第二個村集體經濟項目,村干部說,隨著今后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民宿經濟將為村民帶來更多增收。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全州累計減貧105.2萬人,推出貧困村2072個,11個深度貧困縣全部成果摘帽。”涼山州政府州長蘇嘎爾布在總結“十三五”期間涼山州脫貧攻堅工作時表示。
涼山州將建立健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持續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各項工作,建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范區。
如何健全?“首要的就是嚴格落實‘四個不摘’的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落實好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優化產業就業等發展類政策。”蘇嘎爾布介紹,同時,健全防止返貧動態檢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等定期檢查、動態管理,分層分類及時幫扶。
涼山州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幾年,涼山州將把產業發展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主攻方向,以貧困縣為單位規劃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實施特色種養業行動。發揮特色農業資源優勢,打造國家優質特色果蔬供應基地、全國重要的戰略性優質煙葉基地、國家優質桑蠶生產基地和西南地區重要畜禽供應基地,建成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推動力量,是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主力軍。”西昌市工商聯主席羅朝瓊說,要以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為目標,加快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加大培育示范家庭農場、示范農民專合社、重點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職業化農民等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戶真正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參與者、受益者。全面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