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 做強優勢產業
什邡市馬井鎮與彭州市敖平鎮交界處,一片片種滿川芎的農田滿眼綠意。馬井鎮政府一級主任科員劉昌海介紹,五月中下旬,川芎將進入采收期。不久前,彭什兩地簽訂合作協議,共建彭什川芎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馬井、敖平川芎種植面積在7萬畝左右,占全國種植面積的七成,然而過去卻“各自為政”。“規劃不統一、技術不統一、品牌不統一,質量也參差不齊?!眲⒉Uf。
通過共建園區,實現產業“齊步走”。例如,一些川芎種植大戶由于缺乏勞動力,只能提前采收,造成川芎品質不佳。若統一規劃,就能借助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調型開展機械化作業,緩解這一矛盾。
作為德陽對接成都“東進”戰略的橋頭堡,中江凱州新城積極推動產業功能區協同發展,與位于成都金堂的淮州新城“錯位互補,抱團發展”,推動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服務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凱淮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
4月2日,四川亞度家具有限公司數字化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按照操作臺電腦的提示,有條不紊地進行開料、排鉆、封邊、包裝等工序?!拔覀兊漠a品全是定制的,家居賣場里看不到。”該公司董事長杜衛東說,公司到中江發展后,開始退出傳統賣場,探索“拎包入住、全屋定制”的發展模式。去年,該公司營業額近2.2億元,今年預計提升40%以上。
中江、金堂還依托兩地制作燈籠的傳統,共建金中燈籠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園區內現有燈籠企業2家,吸納中江縣永興鎮、金堂縣金龍鎮務工人員500余人,年產值達4000萬元,燈籠已遠銷歐美、東南亞。
跨界 推動民生改善
3月21日,廣漢與青白江簽訂《同城化推進社區發展治理合作框架協議》,兩地將打破區劃界限,重點推動制度政策、社區發展、社區治理、社區服務、改革創新等五個方面一體化合作,讓公眾共享同城化資源。
在成德交界地帶融合發展中,公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是民生領域事項,德陽務實高效推進,成效顯著。
2020年10月,廣漢和青白江舉行跨區域通辦工作會,兩地實現跨區域通辦事項達到70項。同月,金堂、中江等五地也達成政務服務同城化通辦協議,將70個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第一批跨區域通辦范圍,目前,共辦理各類行政審批事項300余件次。
在促進就業保民生方面,2020年,中江與成都、金堂、青白江簽訂人力資源方面的合作協議,當年向成都重點企業定向輸送務工人員800人;廣漢深化“大港+人才聯盟”合作,目前已與青白江、新都聯合舉辦網絡招聘會10次、現場招聘會2次,共組織企業449家、提供崗位1.0453萬個,達成聘用意向1576人。
成德交界地帶的產業發展正持續推動民生改善。德陽新鷗鵬教育小鎮之所以選址廣漢,原因之一就是地處成綿教育高地之間,亟須引入優質教育資源。目前,小鎮內的巴川中學已有800多名學生就讀,據李曉濤介紹,“不僅以良好的辦學條件留住了本地優質生源,還吸引了大批成都主城區的學生?!?/p>
未來,德陽新鷗鵬教育小鎮還將在辦好學校的基礎上,讓教育服務惠及全體社區居民。“例如打造‘教育MALL’,將各種分散的機構整合起來,提供0-100歲的全生命周期培訓,讓教育不再局限于學生和年輕人?!崩顣詽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