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
近日,四川大相嶺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發現,布設在泥巴山大熊貓廊道的一臺相機拍到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赤狐,這是保護區首次用紅外相機監測拍攝到赤狐。
照片拍攝于2021年1月31日夜間,鏡頭里的赤狐非常機警。拍攝相機位點海拔約3200米,該區域附近生境差異顯著,包含高山草甸、灌叢、針闊混交林等植被類型,生態環境良好,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獨葉草分布。該區域自2020年5月布設紅外線照相機后,陸續拍攝到大熊貓、林麝、小熊貓、亞洲黑熊、血雉、紅腹角雉等珍稀野生動物。
赤狐,食肉目犬科動物,體長50-90厘米,尾長30-60厘米,體重5-10千克,最大的超過15千克,是中型食肉動物,食譜主要以嚙齒類、雉雞類為主,也會取食漿果等。適應能力極強,可生活于森林、灌叢、半荒漠、高海拔草甸、農田、甚至人類定居點周邊等各種生境,在其所在生態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
保護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赤狐的出現說明該區域的生態環境正在逐步恢復良性循環,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正在改善。在大熊貓的傘護之下,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得到庇護,受損棲息地通過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逐漸增加。保護區將繼續抓好科研監測工作,進一步摸清該區域內野生動植物種類及數量、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數量及分布范圍、棲息地質量,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方案,保護好以大熊貓為主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同時加強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宣傳,加深群眾對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法制觀念,帶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新模式。
(圖據四川大相嶺省級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