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豬肉價格持續回落,重回“10元+”時代。豬肉價格可能還會降,但是降價的幅度不會太大
●疫情防控有力,消費者消費信心顯著增強,居民飲食服務、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實現快速增長
4月16日,在2021年一季度四川省重要民生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透露不少向好的民生信息:糧食生產保持穩定,生豬產能快速恢復,居民收入顯著增長,城鄉消費穩步回升,價格運行趨于平穩。
這份傳遞著“暖意”的民生“成績單”,還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記者進行了梳理和采訪。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莎
亮點一
生豬產能恢復肉價下跌 市民炒回鍋肉頻率高了
“一公斤36元,要不嘛?”近日,在成都市青羊區石人南路的一家豬肉店前,市民秦剛詢問豬肘子價格后準備離開,老板宋艷連忙減價挽留。
春節過后,豬肉價格持續回落,重回“10元+”時代。
這背后是生豬產能的快速恢復。據分析,受鼓勵生豬恢復發展政策及市場價格的帶動,今年全省生豬生產繼續保持較快恢復發展態勢。一季度,全省生豬出欄1537.5萬頭,同比增長37.8%。一季度末,生豬存欄3992.1萬頭,同比增長33.7%,較上年末增長3%,連續五個季度環比保持增長,已恢復到正常年份同期水平。
受生豬出欄量增長的帶動,肉類產量明顯恢復。一季度,全省豬牛羊禽肉總產量165萬噸,同比增長29.5%,比2019年增長3.7%。其中,豬肉產量120.1萬噸,同比增長40%。
在價格方面,一季度,生豬價格逐月回落,呈現高開低走的態勢;牛羊價格進入3月后略有回落;家禽價格整體穩定,較上年同期略有回落。
不少市民表示,這段時間,豬肉價格便宜了很多,炒回鍋肉、做紅燒排骨的頻率增加了。
未來,豬肉價格還會下降嗎?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農村調查處處長許倫泉表示,雖然產能增加了,但是養豬的成本、仔豬的價格還比較高,所以豬肉的價格可能還會降,但是降價的幅度不會太大。
亮點二
居民“錢袋子”變鼓 “吃喝玩樂”消費力旺盛
立春過后,雅安市漢源縣迎來鄉村旅游高峰,黃果柑、桑葚、枇杷等應季水果采摘體驗賺足人氣。漢源縣九襄鎮果農周定華說,今年他家的黑櫻桃產量約4000公斤,產量是去年的1.6倍,產值約5萬元。
在成都一家醫療公司上班的梁東也盼來了漲薪。“去年,整個行業不景氣,最低一個月工資只有3000元,今年,市場行情好轉,薪資上漲,大約每月6500元。”
數據顯示,一季度,四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01元,同比增長1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3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1元,雙雙實現快速增長。
居民“錢袋子”變鼓,買買買的需求也逐步釋放。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066元,同比增長12.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8.8%。
錢都花在哪兒了?記者注意到,四川人消費多集中在吃喝玩樂領域。疫情防控有力,消費者消費信心顯著增強,特別是春節期間“不松懈不加碼”的疫情防控政策為居民消費提供了安全、寬松的環境,消費潛力得到有效釋放,居民飲食服務、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實現快速增長,同比分別增長38.9%和37.9%。
吃喝方面,食品煙酒對生活消費支出增長貢獻最大。受春節節日因素影響,全省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1876元,同比增長12.9%,在生活消費中占比和對生活消費支出增長貢獻率均最大。
玩樂方面,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呈現補償性反彈。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平穩向好,KTV、電影院等娛樂場所全面開放,各類培訓學校正常開課,以賞花觀鳥、親子露營、農事體驗、紅色文化為主題的鄉村游、古鎮游、紅色景點游人氣高漲,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支出補償性快速恢復增長。
從消費方式來看,網絡消費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今年春節期間,很多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選擇就地過年,主要物流企業不打烊,異地送禮、辦年貨從線下大量遷移到線上,網絡消費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居民通過互聯網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次數大幅增加,人均郵費支出同比增長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