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 綿陽觀察 付江
“娃啊,終于找到你了!爸爸媽媽天天都在想你啊!”4月20日,在綿陽市三臺縣公安局會議室內,隨著一片掌聲,兩對三臺籍走失兒童現場認回了親生父母。
百度云
每一個走失孩子的背后,都牽系著一個家庭的幸福。認親現場,看著兩個已經而立的孩子與親生父母時隔數十年的擁抱,觀眾紛紛落下了感動的淚水。
36公里,41年 走失的他原來近在咫尺
認親儀式上,已經高齡的王中清夫婦在臺上抱著走失了41年的兒子泣不成聲。1980年,王中清的奶奶說要帶5歲的王遠陸去走親戚。孩子和祖母走到西平鎮場口時,遇到一個騎自行車的年輕男子,男子對兩人說:“一個老年人帶小孩趕路辛苦,愿意搭小孩子一段。”
![](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10420/0ca9-kpamyih6701878.jpg)
想著泥濘路,孩子不好走,祖母便毫無防備地將重孫交給了這名年輕男子,并和他約定在西平鎮北門口相見。
可是到了約定地點,左等右等,騎自行車男子和重孫卻再也沒出現。
祖母趕緊回家吧孩子失蹤的消息告訴了王中清夫婦。得知消息后,王中清夫婦立即出門尋找,幾天時間里徒步走遍了周邊鄉鎮。他們邊走邊呼喊孩子的姓名。
鄉鎮找不到就到縣城找,縣城找不到就去市里找。夫妻二人就這樣找了三年依舊無果。
1981年,王中清夫婦誕下一女,三年后又生了一個兒子。雖然再育兒女,王中清夫婦仍然沒有放棄尋找王遠陸。
“我們一直都知道有個哥哥走失了,家里人從我們懂事開始就讓我們背家庭住址。”王中清的女兒王娟告訴記者,成年后,他們幫助父母將走失哥哥的信息登錄到網上,并進行了三次采血。
41個春秋,王家人陷入了失去和找尋親人的無盡痛苦中。41年來,王中清一邊打工一邊四處尋找孩子下落,先后在北京、天津、東北等地尋找,孩子們也通過網絡廣發尋親信息。
近日,通過公安部DNA打拐數據庫盲比,王中清夫婦的血樣與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采集的左某某(男、現年45歲、三臺斷石鄉人)血樣所檢遺傳標記符合遺傳規律,確認具有親緣關系。
三臺縣西平鎮與斷石鄉相鄰,失蹤兒童王遠陸家與確認身份的左某某家相距36公里左右。王家原以為天涯相隔的兒子,竟然近在咫尺。得知這個消息,王中清夫婦的眼淚更止不住了……
“原來這么近,哥哥生活的地方我們經常去,他跟我們也長得好像。”初見哥哥,王中清的子女們不敢相信,原來,他們離得這么近。“36公里的距離,我們用了41年才團聚,今后再也不分開了。”
![](http://n.sinaimg.cn/sc/crawl/10/w550h260/20210420/0cf2-kpamyih6701904.jpg)
親戚帶著3歲孩子看電影一去不復返 34年后圓夢回家
“媽!爸!我回來了!”離家34年的李之波說著一口普通話,奔向了父母相擁而泣。
1987年2月3日上午,3歲的李之波被父親的親戚帶著去石安場鎮看電影。到了6點多鐘,李之波也沒有回家,帶他出門的親戚也不見了蹤影。
兒子不見了,親戚也不見了。劉玉華夫婦發動朋友四處查找。接報后,三臺縣公安局高度重視,立即安排警力在車站、碼頭、重點路口進行布控,并立案偵查。
通過摸排走訪和調查,同年將案件成功偵破,將案犯劉兵等人抓獲。根據劉兵的交代,1987年,打拐民警遠赴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對被拐兒童李之波進行解救,但當年失蹤兒童李之波猶如人間蒸發一般不見蹤影,解救工作由于種種原因并未成功。
在此后二十年的無望尋找后,劉玉華、李宗福夫婦最終選擇了離婚。但分開的二人并沒有放棄尋找兒子。
2011年4月,三臺縣公安局采集了李宗福、劉玉華夫婦血樣樣本入打拐庫。
經過漫長的時間沉淀,近日,通過部DNA數據庫盲比,李宗福、劉玉華夫婦采集的血樣與江蘇省徐州市公安局采集的魏某某血樣所檢遺傳標記符合遺傳規律,確認具有親緣關系。當得知兒子被找到的消息,十四年不曾謀面的李宗福、劉玉華在警局相擁而泣。
認親現場,李之波也表示,今后可以在江蘇徐州和四川綿陽之間兩地跑,同時照顧好養父母和親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