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率95.5%,就業質量穩步提升
對口就業率穩步提升。全省各地各校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 及時掌握學生就業意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2020 年,四川省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總數為 21.8 萬人(不含技工學校), 其中就業學生數為 20.8 萬人,直接就業人數為 8.8 萬人,就業率 95.5%;對口就業學生數為 16.4 萬人,對口就業率為 78.7%,較 2019 年提升了 1.2%。
![圖三:2019-2020 年四川省中等職業學校就業情況表](http://n.sinaimg.cn/sc/crawl/5/w550h255/20210420/1707-kpamyih6741946.jpg)
就業滿意度與平均起薪逐步提高。畢業生就業滿意度中比較滿 意、滿意或非常滿意的總占比為 91.11%。在直接就業的學生中,就業待遇平均起薪 2532.58 元/月,較 2019 年提升了 60.58 元/月。此外,從 就業去向來看,到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就業的有 52445 人,占全部直 接就業學生的 59.40%,中職畢業生就業情況整體較好。
中職生升學渠道暢通,優勢明顯
改革中職招生辦法,拓寬人才培養通道。改革高職單招政策, 擴大單招學校到 90 所,13 所本科高校首次開展單招考試,面向中職招 生專科計劃占比超過 57%。擴大中高職五年貫通培養,71 所高校與 238 所中職學校在 916 個專業點開展貫通培養,招生計劃從 2019 年的 4 萬 人增加到 8.27 萬人。
進一步打通中高職一體化培養渠道,提高升學比例。出臺《四 川省教育廳關于推進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工作的通知》,鼓勵“五大經 濟區”區域內、行業內的高校和中職學校開展五年制貫通培養聯合辦學, 促進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發展。2020 年,有 120180 名學 生升入各類高一級學校,占全部就業學生的 57.65%,較 2019 年提升了 11.45%。其中,對口單獨招生考試升學人數 67020 人,五年一貫制升學人數 8576 人,三二分段制升學人數 6609 人。
撤銷淘汰過時過剩的中職專業 96 個
緊扣產業發展,優化結構布局。根據各市(州)區域特點、產業特色、發展格局,支持每所中職學校重點建設 2-3 個骨干專業(群),打造優勢特色,提高服務產業發展能力,提高專業與經濟社會需求的匹配度。2020 年,全省中職專業布點 3569 個,覆蓋全部 19 個專業大類、223 種專業;增設重點產業和新興產業緊缺的中職專業 207 個,撤銷淘汰與產業匹配度不高、過時過剩的中職專業 96 個。
對接產業體系,增強專業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2020 年,中職三次產業專業布局結構(4.7:21.4:73.8),與我省 2020 年前三季度地區產業結構(14.1:36.3:49.6)契合度相比去年逐步提升。同時,為服務我省“5+1”現代產業體系、“10+3”現代農業體系和“4+6”現代服務產業體系,積極引導職業學校開設相關專業,目前全省共開設相關專業 186 個,開設率達到 59%,為構建四川特色現代產業體系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推進“1+X”證書試點,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
2020年,全省 211 所學校、3783 個專業點、32.28 萬名學生參加 91 個證書 試點。與 2019 年相比,我省 2020 年試點證書、學校、學生數量呈大幅 增長趨勢,特別是試點學生數量增加了 30 萬人,增長了近 16 倍。已有 12 個證書進行了考核評價,參加考核 6491 人,通過 4281 人次,通過率 66%。
四川省教育廳與重慶市教委簽署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 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舉行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協同發 展聯盟揭牌儀式,召開了聯盟成立大會。首屆聯盟理事會成員包括 168 個,其中職業院校 126 所、企業 42 家,依托聯盟構建“一院三中心”。支持成都國際職教城、達州“西南職教園”建設。支持遂寧潼南、資陽 大足等成渝中部地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瀘州、內江和永川、榮昌等 渝西、川南地區職業教育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