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消息,為深刻吸取近期省外部分地區發生的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教訓,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四川召開全省煤礦安全工作緊急視頻會,對近期全力抓好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地深入開展大排查大整改,扎實開展“全覆蓋、穿透式”駐礦蹲點工作。
“我們派人到礦上蹲點,并不是簡單的住在礦山,是要對每個礦進行解剖式檢查。”廣元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市印發《煤礦蹲點督導工作方案》,明確9個工作組19人的任務分工、16個方面的督導檢查內容,要求每個組必須清晰掌握各自蹲點礦井的基礎資料、災害情況以及重難點問題,堅決執行把不安全的生產能力減下來、把不安全的生產速度慢下來、把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停下來、把依法應該關閉的煤礦關下來的“四個下來”要求,從嚴查處非法違法違規生產。截至目前,該市共下井蹲點9個班,跟班督導6個采煤工作面、6個掘進工作面,排查問題隱患7處。
巴中市按照“帶隊領導+市縣工作人員+煤礦專家”的形式分兩組對南江煤礦、南江縣紅潭河煤礦、通江縣羅村煤礦、通江縣楊家梁煤礦開展督查,重點檢查煤礦安全技術審查、瓦斯、水害治理措施及落實情況等17項內容,并對長停礦井值班值守、井口上鎖及駐礦盯守情況進行了檢查。
“我們還將派出工作組開展煤礦安全隱患整改‘回頭看’,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復核銷號,確保隱患實現‘整改閉環’。”巴中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探索解決煤礦安全隱患問題“反復排查、反復整改、反復出現”的低級循環問題,瀘州市將用3個月時間,集中全市煤礦安全監管執法力量和全市煤礦企業通風、地質、機電、采礦等領域專家的技術力量,對該市正常生產建設和隱患排查整改的11個煤礦實施交叉執法檢查,從根源上管控安全風險,消除事故隱患。
“要注重風險管理,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并建立長效機制。”4月中旬,瀘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率隊到古藺縣督導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了解了企業生產現狀和生產計劃,并檢查煤礦監控設備及人員定位系統的運行等情況。
自貢市各煤礦企業立即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市、縣兩級應急管理局立即開展駐礦蹲點督導工作,堅決嚴把安全生產條件入口關,暫停復工復產審批,嚴格整改前專項審查,確保全市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達州市分4組對國有重點煤礦開展為期4天的駐礦蹲點督導。
各縣(市、區)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對轄區具備生產建設條件、15萬噸/年保留煤礦開展駐礦蹲點督導,時間不少于4天,跟班下井不少于2次,系統排查安全隱患。
此外,市縣兩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對其余煤礦持續開展暗訪檢查,確保安全監管不留死角。
截至目前,四川省各級監管部門共對68處煤礦派出蹲點督導組70個,發現問題隱患89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