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觀察 高志農 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

  “小松子,是媽媽不好!媽媽把你丟了31年啊!”4月23日下午,拉著35歲兒子的手,59歲的母親鄭秀英哭泣著說的第一席話,直接讓周圍群眾眼睛紅了起來。

  當日,在廣元市公安局、蒼溪公安局干警的護送下,蒼溪縣歧坪鎮五一村失蹤31年的男子孫某龍(原名韓某松)終于又到了家鄉。

  1990年春節后,鄭秀英帶著4歲的小松子到山西打工,3月14日,托熟人把小松子從山西帶回蒼溪老家,在陜西西安火車站購票時失蹤。

  “你小的時候喜歡吃餃子,我今天也給你包了餃子。”認親現場,鄭秀英低聲泣述,兒子剛到山西,就特別喜歡吃餃子,“走的時候也吃的餃子,穿的灰藍色的套裝,戴的帶格子的帽子……”

  從兒子失蹤后,鄭秀英就一直到處打聽尋找,“去過新疆、陜西、山西、成都……還找過中央的電視臺。”只要有一點信息,鄭秀英就跑去找。為了籌集找兒子的費用,她每到一個地方,基本上都要打兩份工,“白天到醫院當護工,晚上又到餐廳打工。”

  31年,從期望到失望,無數次的交替往復,也不知淚水浸濕了多少次衣衫,因思念過度甚至于落下一身病。鄭秀英也因此和孩子父親分開,她一人獨居老家,盼著兒子歸來。

  2009年,多次追尋未果的鄭秀英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回到老家找到歧坪派出所,與兒子的父親在歧坪派出所備案并雙雙進行了DNA采血入庫,走失兒童韓某松的信息也登記進入打拐庫。

  “這幾年,通過比對,也曾有幾例與韓某送相似的DNA,但最終都排除了。”蒼溪縣公安局刑警寇江華介紹,今年,公安部在全國集中開展了 “云劍--2021團圓行動”,再次吹響了集中打拐的號角。廣元市公安局“打拐辦”認真梳理了近四十年來歷年失蹤被拐兒童的案事件信息,涉及蒼溪的重點之一就是歧坪失蹤兒童韓某松,通過刑偵部門的不斷努力,在今年3月份終于傳來好消息,河北省邯鄲市魏縣一男性孫某疑似失蹤的失蹤31年的韓某松。

  蒼溪公安局隨即向河北當地發出協查通報,當地公安機關采集孫某龍的血樣,寄到廣元公安局。經廣元警方刑事技術室復核比對予以再次確認,血樣與鄭秀英血樣高度符合血親關系。隨后經蒼溪警方派員到魏縣核實,確定孫某龍就是失蹤的韓某松。

  4月23日,孫某龍購買了到蒼溪的動車票,下午3時40分,孫某龍到達蒼溪火車站,在當地干警的帶領下,乘車回到50多公里的老家。

  下午5時50分許,車剛到鄭秀英家門前,一陣鞭炮聲響起,身體有病的母親早已淚流滿面。“兒啊,你終于回來了!”兩人相擁而泣,這次相擁卻整整的間隔了31年。

  “這是今年我們公安機關開展隊伍教育整頓以來,為民辦實事的一個縮影。”寇江華說。廣元市公安局刑偵技術民警當場宣布了DNA再次鑒定結論,在場的民警、社區干部和村民都被這激動人心的場景所感染,時隔三十一年,母子終相見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