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整體排位:7上13下1持平
15.8%——這是全省2021年一季度GDP的增速表現。
川觀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1個市州中,有7個市州一季度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其中增速最快的是成都;有13個市州一季度GDP增速低于全省平均速度,其中增速最慢的是巴中;遂寧增速與全省平均速度持平。
![](http://n.sinaimg.cn/sc/crawl/202/w550h452/20210426/aad3-kphwumr2497195.jpg)
作為全省經濟的“穩定器”和“壓艙石”,成都繼續挑起了“主干”之責:根據市(州)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一季度成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52.84億元,同比增長17.3%,增速排全省第一。
去年剛剛突破3000億元大關的綿陽,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5.25億元,同比增長17.0%,兩年平均增長7.4%。
從區域來看,成都平原經濟區一季度GDP占全省比重超過62%,2020年,這個比重為60.7%。這意味著作為核心增長極,成都平原經濟區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川南經濟區也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自貢、瀘州、內江、宜賓4市一季度GDP增速均進入全省前10,其中自貢、內江、宜賓增速均超過全省平均增速。
川東北經濟區一季度經濟增速并不理想,廣元、南充、廣安、達州、巴中5市增速均低于14%,其中巴中以8.2%的同比增速暫列榜單最后一名。
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達州等7個城市,是省委確定的區域中心城市,也是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種子選手。但在一季度中,僅有綿陽、宜賓、德陽3位種子選手GDP增速跑贏全省平均水平。
差距面前,唯有奮勇追趕。近期,巴中出臺《巴中市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推出了“巴中市一流營商環境創建措施3.0版”,提出把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作為全市“頭號工程”來抓。其目的,就是要通過營造公平、寬松、透明的市場環境,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