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實施,正式將醉酒駕駛納入刑法范圍
●從全國看,2011-2021年間,機動車增加1.81億輛、駕駛人增加2.59億人,酒駕醉駕肇事導致的傷亡事故相比上一個十年減少了2萬余起
●從四川看,自2011年5月1日至今,共計查處酒后駕駛機動車違法行為71457起。道路事故中因醉駕發生的事故占到總數的4.16%,死亡人數占總數的2.07%
□莫海清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庭銘 付真卿
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實施,正式將醉酒駕駛納入刑法范圍,至2021年5月1日,已整十年。
醉駕入刑,酒后駕車的情況到底有沒有得到控制?管理力度的變化,又帶來了哪些改變?4月29日,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相關負責人、業內人士等,對此進行了解讀。
震懾作用顯著
醉駕行為發生率明顯下降
2011年“醉駕入刑”以來,預防威懾作用顯著,醉駕行為發生率明顯下降。
4月28日,來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醉駕比率比“醉駕入刑”前減少70%以上。而2011-2021年間,在全國機動車增加1.81億輛、駕駛人增加2.59億人的情況下,酒駕醉駕肇事導致的傷亡事故相比上一個十年減少了2萬余起。
另一組來自四川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的數據顯示,自2011年5月1日醉駕入刑以來,四川共計查處酒后駕駛機動車違法行為71457起。道路事故中因醉駕發生的事故占總數的4.16%,死亡人數占總數的2.07%。
“4.16%意味著,醉駕引發的事故在全部交通事故成因中的占比較小。”一位長期從事道路交通相關法律研究的人士告訴記者,這十年間,四川省的汽車保有量翻了20多倍,在汽車保有量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醉駕引發事故占比并不高,說明“醉駕入刑”確實發揮了顯著的震懾作用。
帶來哪些改變
開車不喝酒,代駕訂單量飆升
“現在,我們喝了酒都不開車了,酒后開車害人害己。”4月29日21點左右,記者在成都市春熙路商圈附近對10多位市民進行隨機采訪時,得到的幾乎都是這樣的回復。市民紛紛表示,“開車不喝酒”已成為大家的共識。
“醉駕入刑”帶來的不只是觀念的改變,而且還帶動了相關產業。來自e代駕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醉駕入刑以來,該公司四川省的代駕訂單總數達到6000萬。其中,2020年的代駕訂單是2012年的2400余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