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阿依土豆
“阿依”是彝語“孩子”的意思。成都高新區(qū)阿依土豆公益服務中心,于2014年3月在成都市注冊成立,是一家非營利性公益支教組織,主要關注少數(shù)民族山區(qū)孩子的教育及志愿者成長。
阿依土豆從2012年就開始為涼山的孩子提供支教服務,近年來開設了21個支教校點,在400余人次支教教師的努力下,累計陪伴了11000余人次的涼山孩子成長,為村小學生提供30萬節(jié)課。一位支教老師告訴記者,在一屆又一屆支教老師的努力下,這些孩子漢語表達越來越流利,成績也在一步步提高。
“很難想象這個世界如果沒有老師會怎么樣,但我們知道涼山?jīng)]有老師會怎么樣,就像連星光都沒有的山路”“孩子的未來就是涼山的未來”……這些溫暖的話,都出自梁興安。
在去年教師節(jié),梁興安還發(fā)出微信朋友圈,說孩子們的人生并不一定是由扶貧款來改變的,希望才是點燃未來的種子,老師就是播種者。
阿依土豆支教點、美姑華崗小學的一位支教老師說,學校原來設備破舊,老師們的“浴室”其實是一個不足一平方米的廢棄球桌搭起來的迷你小房間,寒冷的冬天,漏風、水管被凍等問題顯現(xiàn)。在阿依土豆和梁興安的協(xié)調(diào)下,一位愛心人士捐贈愛心資金兩萬余元,改造了教室、廚房,重建了浴室,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讓支教老師工作起來更順心了。
近年來,涼山州教育事業(yè)結出累累碩果。教育基礎設施全面改善。涼山州大力實施“全面改薄”、十年行動計劃等項目,建成鄉(xiāng)鎮(zhèn)標準中心校667個,“人人有學上,人人上好學”逐步實現(xiàn)。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2.2萬名貧困家庭失輟學子女全部被勸返復學,全州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義務教育保障率達100%。免除87萬名農(nóng)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教科書費、作業(yè)本費,34萬名家庭困難學生享受生活補助,為10.6萬名高海拔地區(qū)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取暖補助,杜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因貧失學。
涼山州還創(chuàng)新實施“一村一幼”計劃,累計開辦“一村一幼”村級幼教點2894個,招收幼兒12.57萬人。創(chuàng)新實施“學前學會普通話”,覆蓋全州3704個幼兒園(幼教點),累計惠及28.03萬學前兒童,教育的種子萌芽出了希望與未來,為學生今后走出大山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