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防火形勢嚴峻的當下,稻城縣提前制定好管控方案,劃分好防火“責任田”,落實好巡山制度,切實將防火責任壓實在人頭。同時,加強火源火種管控,建立火源火種領取、銷售身份證實名登記制度,嚴控吸煙群眾的火源火種,并對舉報違規使用火源火種并查實的舉報人給予人民幣2000元獎勵。堅持在上山主要路口設立臨時檢查站,嚴格檢查登記,通過簽訂“十戶聯保”等責任書,加強管控,嚴防死守,全方位落實群防、聯防,達到24小時無死角“守”,筑牢森林防火安全防線。
![稻城縣組織清理林下可燃物。稻城縣委宣傳部供圖](http://n.sinaimg.cn/sc/crawl/129/w550h379/20210505/2ddf-kppteat0018086.jpg)
“近期有不少村民去收拾自留地,都必須掃防火碼進山。”稻城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郭先劍稱,只要通過卡點,進入林區就得掃碼,這樣對所有進出人員做到“一人掃一碼,人人有跡尋”。
不僅防火碼監管是“標配”,稻城縣也靈活運用四川省數字大熊貓監測即報DPS系統,一旦有火情,即報系統會將消息第一時間同步通知相關責任人,監測人員可一鍵查詢距離火情熱點最近的護林員和周邊視頻監控并為其前去核實規劃最優路線。護林護草員巡護過程中如果發現火情也可第一時間上報。“自2021年3月啟用該系統,如今已有937名護林員使用,上線巡護率達95%以上。”郭先劍稱,通過即報系統,一定程度上有效銜接了人防、物防、技防三大著力手段,構建起了完善的防火監測體系。科技手段的應用,讓稻城縣護林防火能力與水平持續得到提升。
連日來,稻城縣各鄉鎮深入重點林區、鄉鎮進行森林防火宣傳,用片區方言和普通話錄制了《稻城縣禁火令》音頻,通過片區微信群廣泛進行宣講。同時用“村村響”廣播,每天早、中、晚時段用藏漢雙語宣講森林防火常識及法律法規,并在各村張貼、懸掛宣傳標語,將森林防火知識送入千家萬戶。“以前煨桑在簡易露天煨桑臺進行,遇到大風,火星撲面而來,個別群眾防火意識差,火星飛濺時人就離開了,很容易引發火災。規范后,不在擔心大風,也能積極引導群眾通過文明、環保方式祭祀祈福。”郭先劍稱。
稻城縣委書記曾關和表示,下一步該縣將常態化開展森林草原防火知識‘七進’活動,深化警示教育,不斷增強基層群眾自覺防火、主動控火的意識,堅決把防滅火工作要求傳導到最基層、落實到最末端。同時,持續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等“回頭看”,建立健全常態長效管控機制,堅決守好稻城綠水青山,全力維護生態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