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預付卡內不足必須重新大量充值才能用、洗車店改地址洗車卡卻不能用、網上購買套餐節假日卻突然說不能用……這些遭遇是不是很熟悉?針對近期消費投訴的案例,5月19日,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簡稱四川省消委)邀請到四川盛豪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專職律師尹艷,北京市君澤君(成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小虎及時為消費者答疑解惑。他們同時也是川報全媒體“律師幫幫團”的專家。一起來看看。
案例一
購買了一臺空調,發票上承諾7日內送貨,買了7天了一直沒送貨,是在實體店買的,現在告訴我沒貨了,讓我換一個。我不想換,他們就說要等很久,怎么辦?
尹艷律師建議: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6條第2款規定:“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 ,買賣雙方有買賣合同關系,賣方若承諾7日內送貨,就應守約。賣方在約定期限內沒有履行屬違約行為,買方可以據此向賣方主張違約責任,并根據實際情況向賣方索賠。
案例二
朱先生表示自己5月3日下午在APP上某餐館購買了一個套餐,APP上已表明,周末和節假日通用,當天17時30分到店后商家拒絕使用,且存在節假日菜品有漲價,是否可以投訴?
尹艷律師建議: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0條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據此,商家如果在APP上宣傳稱“周末和節假日通用”,而實際上又不能使用時,商家的行為已經涉嫌虛假宣傳。
另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5條規定:“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因此消費者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下,可以將該商家投訴至當地消委組織或市場監管部門,若仍無法解決則可以向經營者所在地或APP平臺所在地的消委組織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要求商家賠償相應損失。
案例三
黃先生反映,其之前在某美發會所充值辦理了一張會員卡,五一節的時候到店理發,但卡內余額不足以支付剪發費用,其不想再充值,想補交差額部分讓商家剪發,但商家卻要求其充值100元以上才可以使用。黃先生認為商家做法不合理,是否涉嫌強買強賣。
尹艷律師建議: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9條規定:“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決定購買和不購買任何商品,接受和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據此規定,消費者有權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是否充值,商家強制消費者在會員卡余額不足的情況下再行充值,并以100元為限設置充值下限,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涉嫌強制消費。建議商家應撤銷最低充值金額限制,向消費者返還剩余金額。
案例四
我們是沈陽來旅游的消費者,點了一家燒烤,上來發現太辣,就和店家商量后面沒烤的不要做了,我們結已經烤好的。商家不同意,也不開發票。
陳小虎律師建議:對于你的問題,首先,如果不能夠接受商家提供的商品,而在上交給你之前是可以選擇不要的;其次,根據燒烤的特性來看,該物品只要是沒有烤可以撤銷你的購買行為,這是完全可以的。
針對商家不開發票的問題,任何商家都有向消費者提供發票的義務,你索要發票也是你作為消費者一共有的權利。如果商家在你支付費用后不提供發票的,可以向當地的稅務部門進行舉報。
案例五
我們在家附近辦理了一張洗車卡,至今只用了1次,現在該地址改為另一家洗車美容,經營者告知原商家的洗車卡不能繼續使用了。現在怎么辦?
陳小虎律師建議:作為預存式的消費,如果所辦理的卡里有未消費的金額,是可以要求商家予以退還未消費的部分。而本案中在同一地址更改為另一家店,要看是店名改了還是整個主體都變更了,也就是說是原來的店主把店轉給別人,還是另外新開的店。如果是前者可以找現在這家店繼續消費或退款,如果是后者就只能找原店及其經營者。
案例六
抖音網友“春華秋實”:你好,在抖音購買衣服質量不好申請了退貨,后因自己出差七天無理由退貨超時了,后聯系抖音客服無果,怎么辦?
陳小虎律師建議:如果確實是因為質量問題,是不受7天無理由退貨的時限的;可以聯系抖音平臺解決,如果經過聯系抖音等平臺沒有解決的可以向當地的市場監督部門進行投訴;也可以向當地的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反映。以上都未得到有效解決的,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予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