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時速350公里的成自宜高鐵建設取得新進展!5月21日,由四川鐵投集團投建的成自宜高鐵重點控制性工程、宜賓臨港長江大橋北岸鋼箱梁成功架設,標志著大橋全面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
![](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10521/70ca-kqhwhrk9238015.jpg)
宜賓臨港長江大橋為雙塔并置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全長1742.1米,主橋標準梁寬63.9米,是我國首座公鐵平層布置的鋼箱梁斜拉橋、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鋼箱梁斜拉橋、世界最寬的公鐵兩用橋。
![](http://n.sinaimg.cn/sc/crawl/575/w550h825/20210521/dbbb-kqhwhrk9238073.jpg)
全橋共計99個鋼箱梁節段,北岸側安裝50個節段,最大梁段重量約520噸。今天架設的梁段重490噸,寬63.9米,長12米,通過駁船自重慶中江加工廠運輸至橋位處后,使用變幅式橋面吊機起吊、滑移安裝到位。
為確保鋼箱梁順利架設,四川路橋集團對鋼梁吊裝系統進行了全面的檢查驗收,反復推敲,多次論證,嚴格程序設置,緊抓過程控制;面對水文、氣候等不利條件給大橋鋼箱梁吊裝帶來的諸多困難,組織多場專家評審會、方案交底會、工作推進會,及時優化總結,統籌協調海事、航道、地方政府等各方意見,形成了最為科學合理的架設方案。
![](http://n.sinaimg.cn/sc/crawl/116/w550h366/20210521/1ee8-kqhwhrk9238147.jpg)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大橋自開工建設以來克服了三大難點:一是創新采用“8”字型咬合樁—雙壁鋼組合圍堰等施工技術,在一個枯水期完成長江上游最大體量的嵌巖深水下基礎施工;二是2020年初疫情影響下,在全省率先打響防疫復工阻擊戰,并采取塔梁異步施工等措施,實現超高、超大尺寸索塔快速施工,澆筑完成世界上寬度最大的下橫梁;三是克服橋位處復雜的水文、地質及通航條件,創新采用枯水期疏通航道,索塔邊跨側存梁,實現鋼箱梁存、架一體化,極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最大程度上減小了通航和洪水的影響。大橋全面轉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后,將接續又好又快地推進建設,確保實現通車目標。
![](http://n.sinaimg.cn/sc/crawl/575/w550h825/20210521/e9b4-kqhwhrk9238219.jpg)
成自宜高鐵是我省首條新建的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從成都引出后,經自貢到達宜賓,銜接渝昆高鐵、成貴高鐵,形成南下至昆明、貴陽、廣州的高速鐵路大通道,也將形成至重慶的又一高鐵通道,增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互聯互通,項目計劃于2023年建成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