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股、大師推薦、收益翻4倍……”這些誘人的承諾讓家住雅安市雨城區的談大爺深受誘惑,結果落入騙子的陷阱,被騙140萬元。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接警后,迅速開展行動為談大爺追回被詐騙資金55.8萬余元。
上當
7旬大爺炒股被騙140萬元
談大爺今年77歲,平時的愛好是炒股,雖然有10多年的炒股經歷,但平時還是虧多賺少。2020年10月底,談大爺通過微信好友推薦,認識了一名自稱在證券公司上班的“炒股大師”王某,王某在了解到談大爺熱愛炒股、喜愛炒股后,便將談大爺拉入一個投資理財的微信群,該群每天都在進行理財培訓、股票行情分析、推薦熱門股票等。
2020年12月初,王某助理小惠告訴談大爺,他們所在的證券機構將推出一個“雙翻計劃”,投資100元炒股可獲得400元,并且機構將抽取其中100元捐給國家用于保家衛國。談大爺十分動心,當即表示愿意加入該計劃。隨后,小惠將談大爺拉入宣傳“雙翻計劃”的一個新的微信群。談大爺在微信群中大量的宣傳語以及群友炒股提現到賬短信截圖的刺激下,對該計劃深信不疑,于是在微信群客服人員的協助下,下載了一款群內推薦的證券APP,并且首次就充值了80萬元。
“第一天就賺了2萬多元……”談大爺邊告訴記者邊拿出當時的截圖給記者看。看到賺錢如此容易,談大爺此時徹底相信了這個證券APP,于是取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全部轉到了證券APP提供的銀行賬戶上去,共轉了140萬元。看著賬戶里的資金越來越多,談大爺越發激動了。但當他進行APP提現操作時,APP卻出現異常無法提現,APP客服也突然失聯,原先專業的“炒股大師”王某和熱情服務的小惠也在微信里拉黑了他。談大爺慌了神,不停地點擊提現操作,直到平臺無法登錄時,談大爺這才意識到自己應該是被騙了,趕緊到公安機關報案。
調查
民警千里查案追回55萬元
接警后,辦案民警迅速開展止付工作,但由于報案時間太遲,止付情況很不理想,大部分的資金都已經被詐騙人員轉走。經過辦案民警詢問,發現這是一起典型的“薦股類”虛假投資理財詐騙,即通過微信等聊天軟件引誘被害人至虛假的APP上進行投資炒股或投資理財,從而實施詐騙。辦案民警仔細對談大爺的微信聊天記錄和銀行交易明細進行分析后,發現這起案件的詐騙人員分工明確,群內有專門的“導師”在線直播薦股和行情分析,有“托兒”發銀行到賬截圖、對“導師”的言語崇拜烘托氣氛。“炒股大師”王某以及“助理”小惠引誘下載的證券APP也制作精良,是一個專業化的詐騙集團。
在雅安市公安局的指揮調度下,一支由刑警大隊、情報大隊、網安大隊和派出所人員組建的專案組隨即成立。在兩個多月的專案工作中,研判涉案線索200余條,梳理銀行資金上千余條,凍結相關賬戶79個。在大部分詐騙人員均位于境外的情況下,專案組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派員赴廣西、山西等地開展數日的駐地實地摸排。經過專案組的不懈努力,終于在廣西南寧、山西太原將國內的涉案嫌疑人抓獲,并且在后續案件的偵辦中,為談大爺追回了大量被騙資金。
截至今年5月11日,專案組共為談大爺追回被騙資金55.8萬余元。5月13日,當領到追回的被騙資金時,談大爺激動得流下了熱淚。
說法
非法買賣銀行卡或構成犯罪
“這起案件抓獲的其中兩名犯罪嫌疑人,涉嫌的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一名非法出售自己的銀行卡,另一名是幫助犯罪人員進行作案微信的解封,都是屬于近年來新型的犯罪。”雨城區公安分局民警鄭力告訴記者。近年來,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快速滋生、蔓延變異,銀行卡作為電信詐騙案件的重要一環,是電信詐騙中不可或缺的作案工具,進而一條非法買賣、出借銀行卡、銀行賬戶的黑灰色產業鏈便應運而生。由于成本低,獲利高,有些人為了貪圖蠅頭小利,以幾百元不等的價格將自己的銀行卡出售、出借給不法人員,甚至網羅親朋好友也加入進來,成為電信網絡詐騙人員的幫兇。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刑法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的,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防騙三招
1、投資理財、網上炒股,請認準銀行、國家認可的平臺進行,切莫點擊不熟悉的鏈接以及下載未經應用平臺認證的APP進行投資理財。
2、天上不會掉餡餅,所謂的“有漏洞”“高回報”“有內幕”都是詐騙。群里所謂的“投資大師”“炒股專家”帶你致富都是詐騙。
3、發現被騙后及時報警,冷靜陳述,準確地提供對方的通訊賬號以及銀行賬號情況,以便警方進行及時的資金止付凍結和分析研判。
四川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楊棕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