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講不通的故事。
在被稱為共享經濟元年的2016年,以ofo、摩拜為代表的共享單車掀起了一場關于共享概念的大爆發。
那時,行業專家一度預測共享按摩椅市場前景巨大,有望率先引爆“宅經濟”,成為共享經濟最先破圈的行業。
時至今日,這個被稱為“躺賺”的生意似乎即將劃上一個句號。它除了給狂熱的資本帶來慘痛的教訓之外,卻以長期“蹭睡”、摳腳丫、嗑瓜子的滑稽形象留了下來。
躲在廁所旁或者角落里
要么無人問津要么酣然大睡
金融投資報記者實地走訪成都春熙路商圈,意在高樓林立的幾大商場尋找共享按摩椅的蹤影,本以為會出現在當道、走廊、醒目的休息區,無奈,它所在之處常伴有一股刺鼻的氣味,被放置在廁所旁或是角落里。
從伊藤商場(春熙路店)的保潔周阿姨口中了解到,共享按摩椅從來就沒擺放在商場的當口。“從2013年到現在,只有三樓、四樓的廁所旁設有兩個共享按摩椅,一般都是男士在這短暫停留,經常沒坐幾分鐘就走了。”她如是說道。
而在一旁的伊斯丹商場里卻早已沒有這個龐然大物的身影,其工作人員解釋道:“以前整個商場是有好幾臺的,去年就撤走了,一臺都不剩。”
時代百盛(春熙路店)情況就更糟糕了,按摩椅被安置在了二樓和負一樓無人經過的拐角處,有些共享按摩椅都生銹起了灰,把不起眼的死角變成了廢棄椅堆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