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春華 石小宏 魏馮 攝影 盧春陽
當前全省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存在哪些挑戰?“十四五”期間四川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怎么做?如何解決醫療保障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5月3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四川省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邀請省醫療保障局、省衛健委、省藥監局就相關情況進行介紹。
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彭波介紹,醫療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截至4月底,全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8479.57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累計結余2137.13億元,基金運行平穩,略有盈余。基本醫療保障水平保持穩定,大病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鎮職工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保持在80%左右,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穩定在70%左右。
他同時表示,隨著人民群眾對健康福祉的美好需要日益增長,醫療保障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逐步顯現,當前我省醫療保障工作仍然面臨嚴峻形勢:一是醫保基金可持續性面臨嚴峻挑戰。2020年我省職工、居民醫保均有個別市(州)出現當期赤字,全省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攀升,在職退休供養比下降到2.67,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81。二是現有制度體系離成熟定型還有較大差距。例如,我省重特大疾病醫保和醫療救助制度還不完善,各地大病保險籌資方式和待遇水平差異較大,醫療救助統籌層次較低等問題比較突出,部分大病患者實際費用負擔仍然很重。三是待遇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較為突出。我省各統籌區之間、職工和居民之間的保障范圍、保障方式、保障水平、保障質量等方面缺乏平衡和貫通。此外,經辦服務向基層下沉處于起步階段,農村服務能力比較弱。這些問題深刻關系到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因此,深化醫療保障改革勢在必行。
為破解上述難題,今年4月14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有針對性提出若干工作舉措。
《實施意見》全文共八個部分,提出了6大方面改革任務和22項具有四川特色的改革創新舉措,形成了“1+4+2”的醫療保障改革安排。
其中,“1”明確了我省醫療保障改革目標,即到2021年底,全面做實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到2025年,基本完成待遇保障、籌資運行、支付方式、藥械集采、基金監管、醫藥服務供給、醫保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改革任務,醫療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
“4”和“2”明確了六大方面改革任務。其中,“4”即要建立公平適度的待遇保障機制、穩健可持續的籌資運行機制、管用高效的醫保支付機制和嚴密有力的基金監管機制等四項重大機制,相關內容分別在《實施意見》的第二至第五部分予以明確;“2”即要進一步推進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和優化醫保公共管理服務,相關內容分別在《意見》的第六、七部分予以明確。《實施意見》的第八部分是組織保障,包括加強黨的領導、強化協同配合、營造良好氛圍等。
近日,省醫療保障局已印發《實施意見》分工方案,確定了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確保重點改革舉措及時落地見效。
按照《實施意見》要求,我省在“十四五”時期將重點推進以下五方面改革舉措:一是探索推進五大經濟區醫療保障協同發展,逐步構建制度統一、政策趨同、機制健全、服務均等的區域醫療保障體系。二是建立完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施“一個總額付費”的醫保管理制度,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保管理改革。三是建立招標、采購、交易、結算、監督一體化的省級招標采購平臺,對全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的貨款資金流、訂單信息流、貨物物流實行“三流合一”綜合管理。四是建立醫療服務價格監測評估考核機制,按期監測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成本、費用、收入分配和改革運行情況等,實施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五是建好醫保專有資源平臺,推動全省醫療保障信息互聯互通,加強數據有序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