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30日電 (張嶸)日前,一年輕男子向德陽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報案,稱自己電瓶車被盜。經民警查實后,依法對該男子報假警的違法行為給予了行政處罰。

監控畫面。監控畫面。

  5月24日下午3點過,一名劉姓男子匆忙來到德陽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報案,稱自己一輛價值3800余元的電瓶車在德陽火車站站前廣場被盜。

  劉姓男子告訴民警,5月23日朋友邀約他去成都相聚,下午5點30分左右他騎著電瓶車來到德陽火車站,將電瓶車停放在一樓出站口南側臺階下一角落處,準備乘火車前往成都。后又因擔心時間趕不上,所以打電話招來一輛“野豬兒”,乘車去了成都。5月24日下午回到德陽后過來取車,發現電瓶車不見了。

  按照相關程序,德陽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向劉某出具了《受案回執》,并隨即展開相關調查。盡管劉某所稱的停車位置處于臺階下的監控盲區,但通向該處的各個方向均有監控覆蓋。民警調閱了所有周邊監控視頻,但在劉某所說的停車時間段,都沒有發現他騎車來到站前廣場的影像。

  有沒有可能是報案人記錯了停車時間?本著為群眾負責的態度,民警聯系上劉某,希望他提供打電話給“野豬兒”的通話記錄,以及向對方支付費用的微信支付記錄,以此倒推確定其停車時間。出乎民警預料的是,劉某一會兒稱記不清楚是哪個電話了,一會兒又稱自己已經刪掉了。

  劉某的反常行為讓民警覺得很是蹊蹺,但劉某仍信誓旦旦地堅稱,自己的電瓶車確實在站前廣場被盜了。

  為了查明事實真相,辦案民警從劉某所稱的停車時間往前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地倒查周邊監控視頻,終于在5月24日上午的監控畫面中發現了劉某的蹤跡。按劉某報案時的陳述,5月24日上午他應該在成都朋友處,但民警卻在德陽火車站站前廣場多處監控視頻中發現,當天上午10點48分至11點,劉某在站前廣場一樓出站口及出站口南側臺階附近徘徊。

  面對監控視頻證據,劉某終于低頭向訊問民警交代了整個事情的經過:他的確購買了一輛某品牌的電瓶車,該品牌廠家承諾,如果在使用過程中車輛被盜,車主向警方報警后,憑警方出具的《受案回執》,廠家便按照使用時間長短給予車主相應的補償。

  為了鉆“空子”騙取補償,劉某一方面與該品牌廠家工作人員聯系,詢問相關辦理流程,一方面于5月24日上午來到德陽火車站站前廣場踩點,選擇合適的“被盜”位置。并于5月24日下午向德陽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報案,謊稱自己電瓶車被盜。

  隨后,警方在劉某家中找到了這輛其聲稱“被盜”的某品牌的電瓶車。德陽市公安局公交分局依法對劉某報假警的違法行為給予了行政處罰。

  “《受案回執》只是警方出具給報案人的一種普通文書,只能說明報案人報過警,不是立案憑據。公安機關調查后,確定有犯罪事實存在,需要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責任且屬于該公安機關管轄的,公安機關才會辦理立案手續,并向報案人出具《立案告知書》。”本著為企業負責的態度,5月24日下午,德陽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約談了該品牌廠家駐德陽的工作人員,建議該品牌廠家對其相關承諾進行修訂,避免被不法分子鉆“空子”,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