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春華 石小宏 魏馮 攝影 盧春陽
四川將采取哪些舉措,推進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進一步降低藥價,緩解看病貴問題?5月31日,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彭波介紹,醫藥服務供給關系人民健康和醫療保障功能的實現。2019年以來,國家先后組織了4次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我省也牽頭組織的6省2區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納入集中帶量采購的藥品和醫用耗材均降價明顯,較好地促進了藥械價格回歸合理水平,對推進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進行了積極探索。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強調要充分發揮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在深化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中的引領作用,在推動解決醫療服務體系領域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問題、緩解群眾看病貴問題上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深化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制度改革。我們將全面落實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實施省級和省際區域聯盟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力爭三年內集中帶量采購藥品品種達到600個以上,高值醫用耗材品種達到5類以上。我們將推廣使用招標、采購、交易、結算、監督一體化的省藥械集中采購及醫藥價格監管平臺,對貨款資金流、訂單信息流、貨物物流實行“三流合一”綜合管理。推行帶量采購、價格聯動采購、備案采購三種新的掛網采購方式,通過曬品規、曬價格、曬交易,以市場的力量推動藥械價格回歸合理水平;同時不斷完善醫保待遇政策、支付標準與集中采購價格協同機制,發揮醫保支付標準的杠桿作用,引導藥械價格回歸合理水平。
二是完善醫藥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積極參與全國統一開放的藥品、醫用耗材公共采購市場建設,推動省藥械采購平臺與醫藥機構、醫藥企業及相關部門信息系統、外省藥械采購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加強高值醫用耗材規范化管理,將直接作用于人體、對安全性有嚴格要求、臨床使用量大、價格相對較高、群眾費用負擔重的高值醫用耗材納入治理范圍,將單價和資源消耗占比相對較高的高值醫用耗材作為重點治理對象。常態化開展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評審,穩步新增“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探索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適時進行調價評估與價格調整。建立醫療服務價格監測機制,常態化開展藥品價格監管,督促醫藥機構加強價格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