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簾洞”的隧道

  除了毛坪大渡河雙線特大橋,老鼻山隧道是中鐵十二局集團要克服的另一個難關。

  老鼻山隧道地處成昆復線范店子至峨邊南區間(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境內),屬特長高風險隧道,隧道全長13579米,為單洞雙線型設計,隧道最大埋深710米,地質構造復雜,穿越多條斷層帶,潛伏有巖溶、巖爆、瓦斯、突水突泥等風險地帶。

  其中,讓工程人員最為頭疼的莫過于施工中遇到的大型溶洞。中鐵十二局集團成昆鐵路峨米段三標技術負責人張亞說,這個大型溶洞最大落差有71米,不僅橫向貫通掌子面,阻礙隧道施工,洞內還是一個十足的“水簾洞”,每小時水量超過3立方米。

圖為老鼻山隧道內為解決大型溶洞設計的拱橋。 中新網記者 謝藝觀 攝圖為老鼻山隧道內為解決大型溶洞設計的拱橋。 中新網記者 謝藝觀 攝

  “當時很多專家過來,經過反復研討,設計了多種建設方案,最終采取了迂回導洞繞行溶洞的方式掘進,并在觀察一個水文年后,在洞內架設拱橋跨越溶洞?!睆垇喺f。

  不同于老一輩風槍鉆爆、肩挑背抗,在施工過程中,濕噴機械手、自行式液壓仰拱長棧橋、二襯液壓臺車等先進設備為工程建設提供了保障。另外,自主研發的“二襯縱向連續灌注工藝”不僅大幅提高實體質量,還徹底解決了防水板內側脫空問題。

  2020年6月23日,成昆鐵路復線老鼻山隧道安全貫通,成為該段首座貫通的10公里以上長大高風險隧道,為全線通車奠定了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