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中堅 高質量發展看國企]走進成昆復線,看“基建狂魔”如何逢山鑿洞、遇水架橋

  中新網樂山6月1日電 (記者 謝藝觀)“毛坪大渡河雙線特大橋2016年4月1日開工,2018年11月30日連續梁全部合龍,施工中克服了深水、高墩、大跨度的難點,較計劃工期提前了56天。”中鐵十二局集團成昆鐵路峨米段三標常務副經理保國斌說。

  橫跨大渡河的“巨龍”

  1970年建成的成昆鐵路是西南地區的鐵路大動脈,但由于當時經濟條件有限,鐵路的設計建設標準偏低,隨著四川經濟的快速發展,鐵路運力已不能滿足攀西地區客、貨運輸的需要,再加上成昆鐵路所經地區地質條件惡劣,一旦發生災害或事故,成昆鐵路沿線客貨運將陷入癱瘓。因此,建設成昆鐵路復線勢在必行。

圖為成昆鐵路。中新網記者 謝藝觀 攝圖為成昆鐵路。中新網記者 謝藝觀 攝

  當前,采用全新設計理念、施工技術、機械設備的成昆鐵路復線正加緊施工,預計2023年建成開通。全線建成通車后,成都至昆明列車運行時間將由此前的20小時縮短至7小時。由于全線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進行改造,目前僅剩四川境內的峨米段未通車,這也是全線修建難度最大、里程最長的一段。

  中鐵十二局集團承建的成昆鐵路峨米3標段線路全長29.241公里,位于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峨眉山市和峨邊縣境內。據保國斌介紹,毛坪大渡河雙線特大橋是成昆鐵路峨米段橋梁唯一重難點工程,該橋全長622.1米,也是成昆鐵路擴能改造中的“咽喉級工程”,還是新、老成昆鐵路建設史上唯一一座“飛架”大渡河的巨龍。

圖為毛坪大渡河雙線特大橋。 中新網記者 謝藝觀  攝圖為毛坪大渡河雙線特大橋。 中新網記者 謝藝觀  攝

  除了宏偉的大橋,全長500米的多用途鋼棧橋也是一大亮點。保國斌說,由于毛坪大渡河特大橋位于龔嘴電站庫區,屬Ⅶ級航道,上下游方向均有通航要求。為此,項目技術人員利用提升裝置為自重超過1500噸的鋼棧橋設置了一處21米寬的通航孔,可在5分鐘之內實現大型貨船通行和棧橋復原。

  這一“原創”的提升式通航系統,在保障物料運輸、增加作業面、滿足通航要求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湍急的大渡河上架橋,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7、8月份的時候,水流特別急,這給我們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但也不能停工,要不然成本損耗較大。”保國斌說。

  2018年7月15日,這一天讓保國斌印象深刻,“因為發洪水,那天棧橋面臨被沖毀的可能性,我們當時冒著生命危險對棧橋進行了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