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杜鎧兵
6月2日,記者從四川林業和草原發布平臺獲悉,為加強紅火蟻防控工作,日前四川省重大植物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印發了農業農村廳聯合省林草局制定的《四川省紅火蟻監測防控技術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
紅火蟻屬入侵生物,不僅危害植物,還會叮咬人或動物,造成灼傷疼痛,嚴重的甚至會休克帶來死亡危險。此前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發布了《四川省紅火蟻發生縣、鄉級行政區名錄》,該名錄顯示,截至5月7日紅火蟻在省內的分布區域涉及攀枝花市、瀘州市、綿陽市、廣元市、達州市、涼山州6個市(州)的14個區(市、縣)。
《方案》明確提出了“通過嚴格檢疫、全面監測和科學防控,延緩紅火蟻擴散蔓延,及時發現并撲滅新發零星疫情點,有效降低發生區種群密度和危害程度,保障農林生產、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防控目標。
《方案》強調,要按照政府主導、屬地責任、聯防聯控的總體要求,建立分區治理、分類防控、標本兼治的防控策略。源頭區嚴格實施檢疫監管,風險區加強監測預警,發生區堅持防控與阻截并重。根據疫情發生情況,因地制宜采取“政府購買專業化防控服務開展示范帶動、基層組織專業防治隊伍開展統防統治、群眾自覺參與開展群防群治”三結合的防控模式。
同時,對監測調查、防控處置、防治效果評定、檔案保存、注意事項等方面,《方案》提出了具體的技術要求和評估方法,指導性和可操作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