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寶墩遺址首次明確發現成都平原最早房屋竹構件
在本次寶墩遺址考古發掘中,還首度發現了6枚碳化竹片,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成都平原最早房屋竹構件。

碳化竹片
據介紹,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以前曾發現過竹骨泥墻基槽式居住建筑遺存,但因為成都平原偏酸性土壤環境,一直未能發現有機質建筑構件。2020年,考古人員在一處臺地邊緣倒塌的紅燒土基址中,發現了這6枚碳化竹片,讓多年來學界的推測有了實物證據。
在多年對寶墩的發掘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古城內的居住模式。他們在古城修建了內外兩重城墻,在城內最高處修筑了大型公共性建筑。此外,在地理位置較高的黃土臺營建居址,墓葬則通常分布于房前屋后或臺地旁的低洼區域。寶墩時期已干涸的低洼區域,也被用于制作石器或其他手工業活動。更為低洼的濕地,則被用于水稻的種植。寶墩近期發現的的疑似水稻田,即位于這片區域。唐淼認為,寶墩先民居住與生產生活的空間模式與如今的川西林盤的生活模式具有較大的相似性,也是寶墩先民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