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盤山遺址為中國的黃土堆積分布區,土質土壤條件適合北方旱作農業,這可能也是吸引從北方來的先民在營盤山留下的原因之一?!背啥嘉奈锟脊叛芯吭貉芯繂T陳劍告訴記者。
研究團隊經過對顱骨形態特征的研究,發現兩人的遺傳特征與先秦時期廣泛分布于甘青地區的“古西北類型”人群在顱面形態上最為相似。
種種跡象暗示,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期,與“古西北類型”相似的人群就已經生存在營盤山遺址周邊地區,他們很可能與從西北黃河上游向南遷徙于西南山地岷江上游地區的人群存在密切的關系,通過頻繁的人群交流互動,對橫斷山區藏彝走廊的古文化產生重要影響。
專家推測,5000多年前,黃河上游隨著氣候干冷化趨勢的加強,出現了大面積的干旱,糧食歉收,既有農業條件支撐難以為繼,已然承擔不了不斷增加人口的生存繁衍所需,于是,一部分人群開始順著河谷地帶向南遷徙,尋找更加合適的生存地。終于,他們在山林之中,找到了一個理想場所:這面被岷江環繞的臺地地勢開闊、面水背山、起伏平緩、土地肥沃、氣候宜人。
于是,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在此開始交匯融聚,催生出新的古蜀文明果實。
堪以佐證的是,營盤山遺址還出土了大量具備明顯仰韶文化晚期和馬家窯文化特征的彩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測試表明,彩陶的化學成分更接近黃土高原仰韶文化及馬家窯文化腹地出土的彩陶器物,而素面陶的化學特征顯示出與本地黏土更為相似的特征,更大可能表明素面陶為本地自產而彩陶來自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