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澤寺溫泉出水。本版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皇澤寺溫泉出水。本版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野外分析巖石巖性。野外分析巖石巖性。

  四川盆地就像一個聚寶盆,人類在盆地里繁衍生息。在看不見的地下,不同地質(zhì)時期的地層疊加生成,各類物質(zhì)相互交織,組成了一個看不見的精彩世界。

  在這個方形盆地的地下世界里,埋著恐龍化石,還有很多種珍稀礦產(chǎn),它們安靜地睡在地下,封印成一座座寶藏,等著和人類的會面。但有一樣?xùn)|西不同,它從歷史走來,卻時刻與當(dāng)下的大自然保持緊密交流,它就是溫泉。近日,記者跟隨“溫泉獵人”上山,尋找藏在“盆子”里的溫泉,并以溫泉為窗口,一窺四川盆地地下的秘密。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寇敏芳

  A 溫泉藏在哪?

  “找溫泉就像小時候玩的丟手絹,手絹是它丟給我們的信號,我們循著這些蛛絲馬跡去‘抓’它。”5月31日,四川省地礦局工程師劉曉華來到廣元市利州區(qū)皇澤寺溫泉,從2015年開始,他和團(tuán)隊(duì)就在這一帶展開溫泉“捕獵”行動,2018年成功打出溫泉。如今項(xiàng)目即將驗(yàn)收,每隔半個月左右,他們都要到現(xiàn)場對溫泉做一次“體檢”,把水溫、水量、水質(zhì)等信息記錄下來,厘清溫泉“產(chǎn)量”,為今后可持續(xù)利用提供支撐。

  這次觀測趕上“六一”兒童節(jié),劉曉華用小時候玩過的丟手絹游戲比喻找溫泉的過程。記者不禁好奇,溫泉丟出的“手絹”究竟是什么?

  “就是這些石頭。”車行15分鐘,又在崎嶇的山坡上爬行了半小時后,劉曉華帶記者進(jìn)入一片密林,他指著周圍隱隱裸露的石頭說,這就是溫泉丟出的一小塊“手絹”。

  仔細(xì)看,面前的石頭可謂“涇渭分明”,右邊的一片呈現(xiàn)灰黑色,像書頁一樣層層堆疊;左邊的一片顏色較淺,灰白色為主,有些泛黃,遠(yuǎn)看是緊實(shí)的整體,近看有細(xì)密的溶蝕裂縫,用放大鏡細(xì)看,能看到巖石上針眼一樣的孔隙。

  劉曉華拿起地質(zhì)錘從灰白色巖石上敲下一小塊石頭,又從背包里拿出稀鹽酸試劑,滴上一滴,石頭上就像小金魚一樣吐出一串白色泡泡。“這是典型的碳酸巖,這些孔隙和裂縫就是溫泉藏身的地方。”劉曉華解釋說,這些碳酸巖主要為三疊系、二疊系灰?guī)r地層,它們有很好的儲水功能,被稱作“儲水層”。受地殼運(yùn)動的影響,這個本該深埋在地下數(shù)千米的地層被擠壓抬升與剝蝕,部分露出地面,露頭部分就是溫泉丟給人類的“手絹”。

  如果把山體像切西瓜一樣縱切一 刀,皇澤寺溫泉的儲水層的地質(zhì)剖面就像一只牛角,角尖頂出地面,吸收大自然的雨水和地表徑流,巖石的空隙就像毛細(xì)血管一樣把地表水運(yùn)送到牛角的“肚子”里。經(jīng)歷了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長跑的地表水,在巖石的縫隙中穿梭,吸收了不少來自“儲水層”的礦物質(zhì),等到了“牛角肚”的時候,它們已經(jīng)成為礦泉水。在這里,來自地球深部的熱量不斷加熱這只牛角,礦泉水被加熱,就成了溫泉。

  溫泉要生存下去,光有儲水層還不夠,密林里那些露出的灰黑色巖石,被稱作“蓋層”,它們像蓋子一樣“罩”著儲水層,讓溫泉水乖乖待在“儲水層”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