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橋塔如何抗震,是我們設計中的最大難題之一。”陶齊宇說,與鋼制橋塔相比,瀘定大渡河大橋采用的混凝土橋塔抗震能力弱,經過多次科研攻關,設計團隊最終在橋塔上巧妙設計了波形鋼腹板組合橫梁,既減輕了重量,也增強了抗震性能,從而攻克了高烈度地震區(qū)混凝土橋塔設計的世界級技術難題,也使大橋成為中國千米級懸索橋中抗震性最強的橋梁。
瀘定大渡河大橋的另一大設計建設難度,來自當地復雜的風場環(huán)境。陶齊宇表示,大渡河峽谷有典型的峽谷風場,與沿海地區(qū)平吹的風不同,其風場紊亂,瞬間風速能達到32.6米/秒,相當于12級大風。風從橋下往上斜著吹,風攻角很大,且不像海邊的季風,這里一年四季都有大風。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們比照周圍18平方公里的區(qū)域做成1:2000的縮尺地形模型,搬進風洞實驗室,來尋求準確的設計風速,準確掌握風環(huán)境。”陶齊宇說,最終大橋采用上下穩(wěn)定板來保證抗風性能,在常規(guī)風攻角作用下,大于90米/秒的風速才可能引起瀘定大渡河大橋的顫振。
而在結構措施方面,不同于一般懸索橋,瀘定大渡河大橋首次采用了鉸接式耗能型中央扣,限制主梁和主纜縱向錯位,提高結構的扭轉剛度,從而提高橋梁抗顫振性能,達到抗風目的。“防屈曲支撐的中央扣,又能在強烈地震中首先‘屈服’,桿件退出工作,減少反作用力,從而保護主梁不被破壞。”陶齊宇自豪地說。
中國建設者們的匠心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在2019年第36屆國際橋梁大會上,瀘定大渡河大橋榮獲被譽為橋梁界“諾貝爾獎”的“古斯塔夫·林登少”金獎。“得到世界級的獎項自然很驕傲,其實設計這座大橋時我們壓力很大,因為‘朱玉在前’。”陶齊宇說。
在瀘定大渡河大橋下游5公里處,便是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間、因紅軍飛渡而聞名于世的瀘定橋,那是橫跨大渡河的第一座橋梁。而在瀘定縣城西部,還有一座能通汽車的鋼索吊橋,那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為貫通康藏公路(后改名川藏公路)而修建。
“這兩座老橋,都代表著當時中國橋梁建造的最高水準,我們后來者更要努力。”陶齊宇說,如今瀘定大渡河大橋作為青藏高原規(guī)模最大的橋梁,對未來該區(qū)域的大跨徑懸索橋建設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