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告稱,“格聶之眼”主要地貌環境為季節性高山湖泊和高山草甸,因環境保護目前沒有修建可供游人使用的任何道路、棧道、觀景臺和停車場等基礎服務設施,自發形成的旅游參觀規模越來越大,造成現有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破壞。加之,“格聶之眼”又屬于高原寬谷,游人可從四面八方進入,管控難度較大。2019年5月,曾發生自駕車隊擅自將車輛直接從草原上開到“格聶之眼”湖邊事件,引發社會各界關注。
廣大熱心網友呼吁保護“格聶之眼”環境的同時,越來越多前往現場獵奇觀光的游人,迫切期待景區能提供基礎旅游服務設施和安全應急保障。“格聶之眼”海拔3885米,游人易發生高原反應,雨天草原濕滑又會造成游人行進困難,廣大游人希望景區能盡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特別是應急保障服務。
海子山管委會表示,鑒于該景點尚未進行系統化規劃建設,決定公開征集“格聶之眼”環境保護和基礎服務優化方案(含意見和建議)。
記者注意到,此次征集“格聶之眼”環境保護和基礎服務優化方案(含意見和建議),主要面向從事生態環保規劃設計、旅游開發規劃設計、文化創意規劃設計的專業機構;在生態環保、旅游規劃、人文研究、戶外探險、自駕旅行、攝影創作等領域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專家型人才;關心“格聶之眼”的熱心網友。
海子山管委會稱,將邀請各領域權威專家參會,共謀海子山保護區及“格聶之眼”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和基礎服務可行思路。建立“格聶之友”長效聘任機制聘任各領域權威專家及熱心網友代表擔任“格聶之友”,建立長效機制,推動環境保護、基礎服務和原住民致富奔康實現和諧共生。
通告稱,在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將優化提升“格聶之眼”環境保護和基礎服務頂層設計,形成《格聶之眼環境保護和基礎服務創新設計方案》。對思路新穎、可行性強的意見提供者或方案制定者將予以相應獎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