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川酒集聚發展
《措施》提出,支持成都(邛崍)、德陽(綿竹)、遂寧(射洪)、自貢(富順)加快建成全國優勢白酒產區;支持酒業園區提質增效,構建完善園區資源性要素配置統籌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園區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據介紹,《措施》在進一步聚焦和統領四川優質白酒產業的產區屬性方面,除宜賓、瀘州、德陽 (綿竹)、成都(邛崍)四大產區外,遂寧(射洪)和自貢(富順)也首次以優勢白酒產區的定位出現。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作為川酒產業基地之一的成都(邛崍),環境優美的生態造就了得天獨厚的白酒釀造條件;底蘊醇厚的歷史文脈孕育了眾多小而美的知名白酒,比如文君、金六福、水井坊、全興等眾多品牌。
“其實邛崍最出名的還是原酒,每年原酒產能達到30萬噸,作為中國最大白酒原酒基地,鑄造出‘中國白酒原酒之鄉’、‘邛崍地理保護標識’的金字招牌。”有業內人士表示,《措施》提出推動原酒企業整合,打造原酒優質品牌等將為邛崍原酒市場的整合打開空間。
在提升川酒品牌影響力方面,《措施》支持“六朵金花”等名優白酒企業加大投入,創新模式,不斷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鼓勵“十朵小金花”及中小白酒企業做大自有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值。
深度挖掘川酒文化
即使傳統味十足的白酒產業,在互聯網時代也需跟上節拍。《措施》提出,持續推進5G、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在原糧種植、生產釀造、市場營銷、金融服務等環節融合協同,推動建立四川白酒全產業鏈數字服務平臺。
同樣需要加強產業創新發展。《措施》提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聯合共建四川省白酒產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開展白酒產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研究和開發,突破一批亟待解決的關鍵共性技術,對成功申報省級創新中心的按相關規定給予支持。
《措施》促進跨界融合發展。充分發揮重點產區、名優白酒企業的地理優勢,深入挖掘川酒文化內涵外延,推動“川酒+川菜、川茶、川景”等跨產業、跨領域深度融合。深度挖掘地方文化、企業文化、品牌文化。
此外,還要加快建設川酒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動建設川酒文化博覽展示中心,統籌推出“白酒+旅游”精品線路,規劃打造集白酒釀造、主題旅游、主題農業三產聯動的“酒鎮”、“酒莊”,評選認定一批“省級酒鎮(酒莊)”和“省級白酒博物館”,對首次獲得認定的單位按照相關規定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