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當前國際國內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相關要求,嚴防我省輸入性病例傳播發生。近期,省衛健委針對民營醫院、門診部、個體診所的疫情防控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和全面排查。
為此,省衛健委專門印發了《關于對民營醫療機構嚴明新冠疫情防控責任的通知》,要求各地對存在問題和違反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屢不整改到位的各級各類社會辦醫療機構必須依法依規采取措施,從嚴從重處罰,關停吊證,決不姑息放任。對監督管理不到位的,追究相關監督管理人員責任。要以點帶面,狠抓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全行業各單位。
我省現有民營醫院1745家、門診部和診所共19914家。全省范圍拉網式排查和專項督查共發現問題9333條,已立行立改8834條,采取措施1605條。其中吊銷執業許可證5家(巴中),立案調查10家(瀘州7家、南充2家、宜賓1家),停業整頓129家(其中成都32家、眉山18家、攀枝花14家、遂寧13家、樂山10家),罰款85家,不良執業行為記分537家,約談416家,警告423家。主要表現在部分民營醫療機構和點位人員思想松懈麻痹、預檢分診制度執行不嚴、消毒和醫廢處置落實不到位、醫務人員核酸檢測和病區管理不到位等方方面面諸多問題。省衛健委擬對上述問題在全省進行通報,并要求各級衛生健康部門務必落實整改到位。
巴中市各級衛生健康部門敢于作為動真格。按照“關閉取締一批、教育處罰一批、線索移交一批、規范提升一批”原則,制定開展“小診所”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將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專項治理范圍。細化方案,明確任務。
對全市“小弱散多”醫療機構和非法行醫場所開展“1+6+2”(“1”即采購使用過期、假冒偽劣藥品;“6”即6種違規違法診療行為;“2”即疫情常態化防控和醫德醫風)全面規范整治。對標對表,自查自糾。
督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嚴格遵守“十必須”“十嚴禁”規定,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做好發熱患者的閉環管理。診所、門診部、社區衛生服務站不得對未明確診斷的患者出售退燒、止咳等藥品,不得常規收治發熱、咳嗽、咳痰、嗅(味)覺減退、氣短等具有傳染病可疑癥狀患者。建立問題整改臺賬,明確整改時限,確保整改實效。
排查發現診所、民營醫院在疫情防控方面問題264個,已完成整改261個。動真碰硬,強力執法。按照“起底一批問題線索、糾治一批行業亂象、立案一批違法案件,懲處一批違法典型”要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為期一周的依法執業和疫情防控集中執法檢查,成立兩支市級執法隊伍隨機抽查,提級辦案。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7293人次,檢查“小診所”2876家次、出具監督意見書2229份、責令整改1264家,立案查處329起,罰款66.6504萬元。關停(取締)巴州南宇診所、巴州時光醫學美容診所、平昌佛樓陳佰億牙科診所等場所29家。
對疫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通江維建診所、通江瑪麗婭診所、通江光榮診所、通江縣誠信大藥房中醫坐堂診所、通江縣泰和藥業連鎖有限公司平溪分店中醫坐堂診所,依法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