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住宅小區群整潔優美的環境,一邊是居民自建房臟亂差的的環境,樂山城區東城路曾被市民調侃為環境好與壞的“分界線”,在“市區一體,城管街道黨建共建,打造全省最干凈城市”工作中,城管、社區等引導居民、商家自籌資金提升改造環境,經過兩個多月的打造,東城路的“臟亂差”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潔、規范、有序的新面貌。

  昔日環境臟亂差

  而今居民樂呵呵

  干凈的路面,自然美觀的竹、木柵欄,干凈清爽的花臺,綠意正濃的綠植,18日下午,記者看到的東城路自建房一側在翡翠社區高樓背后散發出自己的美,有一點農家味兒、有一點小清新。

  在東城路已經開了兩年多的一家魚火鍋店經營者古先生見證了這條路的變化,“以前環境不好,在這條路做餐飲,并不好做。”古先生說,近段時間東城路面貌煥然一新,生意明顯比以前好,還增加了10多家餐飲店。4月,在城管工作人員的宣傳引導下,他們拆除了門口隨意設置的廣告牌,修剪了樹枝,并建起了木柵欄,美化了小院,“改造后店面顯得更亮堂,環境舒適,來的顧客也就多了。”古先生表示很滿意。

  胡女士是東城路自建房的一位居民,以前,她家院壩只是用簡陋的欄桿圍了起來,如今,她在指定的位置修建了約30米長的花臺,種上綠植,并平整了院壩,雖然是自掏腰包1萬余元,但她覺得值:“別人看著美觀,自己住著也舒心。”

  示范引領

  群眾自籌資金提升環境

  按照樂山市城管局“市區一體,城管街道黨建共建,打造全省最干凈城市”要求,結合“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專項教育活動,該局牟子執法大隊結合轄區實際梳理群眾揪心事、煩心事,發現東城路情況比較特殊,隨著翡翠國際社區人口的增加,一路之隔的自建房部分業主做起了餐飲等生意,占道經營、垃圾亂扔等現象隨之而來,環境臟亂差。

  據該局牟子執法大隊大隊長徐玉鋒介紹,該大隊聯合市中區溝兒口社區、翡翠社區等,引導居民、商家自籌資金提升改造環境,經過努力,東城路沿線100多戶居民、40多戶商家主動加入到行動中來,設柵欄、砌花臺、種綠植等,并清理衛生死角,示范引領,以點帶面,使得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環境整潔、規范、有序,順應了百姓的期盼,增強了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此外,該大隊牽頭組織城東花卉園藝協會制定管理章程,對位于岷江三橋橋頭、曾經臟亂差的花卉市場進行環境規范治理,著力解決了綠植垃圾的處置、亂搭亂建、污水橫流等問題,整治后的花卉市場環境整潔清新。

  打造全省最干凈城市

  取得階段性成果

  據了解,今年2月底,樂山市中區區委、區政府和市城管局啟動“市區一體,城管、街道黨建共建,打造全省最干凈城市”行動,以打造全省最干凈的城市為目標,城管、街道黨建共建,全面落實網格管理措施,開展黨組織示范引領行動、共產黨員先鋒模范行動、環境衛生能力提升行動、市容秩序提升行動、違法建設治理攻堅行動及“三無小區”規范治理等六大行動。

  中心城區各執法大隊會同海棠、綠心、通江街道辦,結合轄區實際,制定活動專項方案,同時細化到每個社區,并充分利用共建平臺開展相關活動。據統計,活動開展以來,各大隊收集整理并處置非心連心熱線270件,辦結270件,辦理率100%;清理衛生死角522處,清除垃圾約208.41噸,清除牛皮癬2700余處;開展集中整治行動61次,出動執法人員4600余人次,環衛工人2319人次,出動車輛602臺次,處理了翰林苑43號臨時茶攤等長期遺留問題59處。

  記者:羅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