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觀察 鄒霞 四川在線記者  王若曄

  6月16日下午,四川省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收到信息后,遂寧水文局水情預報室主任顏虎點開遂寧水文洪水災害風險管理平臺,查看遂寧未來兩小時的降雨情況。他的電腦桌面同步打開的還有一份遂寧全域的“洪水淹沒范圍圖”。

  “實時監測,發現有暴雨或特大暴雨,第一時間在遂寧防汛指揮部的群里發送洪水淹沒預警,跑在洪水前面做好防汛抗洪各項工作。”顏虎告訴記者,這也是遂寧市安全渡過2020年“8.16”涪江特大洪水的“秘訣”之一。

  繪制“洪水淹沒范圍圖”、加快建設智能水文風險管理平臺……近年來,遂寧市不斷提高水文預警預報服務水平,提前預判、提早介入、科學施策,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洪水淹沒范圍圖’是我們無數次實地查勘涪江流域沿線地形地貌,并結合遂寧氣象和水文特點繪制的。”顏虎說,淹沒圖按照重點防控區域分段標注,當出現洪水險情時,能精準提供易淹沒區域情況,為遂寧防汛指揮決策的精準、高效提供科學依據。該圖將冷冰冰的水流數字翻譯成直觀形象的圖示,精準鎖定淹沒區域和受威脅群眾,還將預見期延長到10至20個小時。

  遂寧位于涪江中游,地貌特征為丘陵低山區,境內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48條河流縱橫交織。近年來,遂寧經歷了2018年“7·11”涪江特大洪水、2019年9·30涪江干流超警戒水位以及2020年“8.16”涪江特大洪水。尤其是2020年,遂寧遭遇了1981年以來量級最大、來勢最猛、持續時間最長、波及范圍最廣的涪江特大洪水,卻創造了零傷亡和最少損失的紀錄。

  這背后,遂寧水文局繪制的“洪水淹沒范圍圖”功不可沒。

  “我那時剛調任老池鎮分管防汛工作,沒有防汛經驗,心里比較慌。”回憶遂寧2020年“8·16”特大洪水抗擊戰,時任船山區老池鎮副鎮長的申俊記憶猶新。正當申俊著急時,“洪水淹沒范圍圖”為他找準了防汛工作著力點。按照淹沒圖劃定的范圍,申俊帶領鎮村干部及時安全轉移2472名受威脅群眾。

  目前,遂寧市正在建設的遂寧水文洪水災害風險管理平臺算是“洪水淹沒范圍圖”的升級版。在顏虎看來,這意味著遂寧的洪水災害預警正從“靜態”向“動態”轉變。

  該平臺通過對遂寧全域及上游流域降雨量和降雨落區的精確預報,實時分析流域來水情況,并結合實測雨水情信息,精確預報河流洪水及淹沒情況,同時逐步收集沿河村落、避災點、災害隱患點等洪水風險相關基礎數據,實現實時洪水風險評估、預警和有效風險轉移。

  “平臺以不同的時間尺度對各個雨量站及水文水位站做實時監控和統計,一旦雨量、水位達到報警值就會預警,同時還實現了未來兩小時分鐘級的降雨預測,預測預報每6分鐘更新一次。”顏虎說。目前,該平臺一期建設已經完成,遂寧及上游流域的水雨情數據已接入平臺,已實現整個降雨區的矢量化分布圖實時生成。

  (圖片由遂寧市水文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