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
提供了追趕發展、補短強弱的機遇
在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執行官湯繼強看來,《規劃》出爐,體現了交通規劃??全國“一盤棋”思想,相當于區域戰略與國家戰略的有機銜接。“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中,成渝地區處于第四極的位置。?”他認為,交通建設將推動成渝地區重構開放格局,推動四川成為改革開放新高地和對外開放新前沿,?成為泛歐泛亞開放、南向合作與西線發展的一個橋頭堡,為四川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規劃》明確提出以補短板、強弱項為重點,成渝地區可抓住此機會補齊短板。”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盛毅表示,經過20多年的西部大開發,出川主要干線、通道已經形成,“但這還遠遠不夠”。以高鐵為例,目前我省的高鐵運營里程相對較短,與貴州、廣西等西南省區都有差距。他說,《規劃》著力補強四川的鐵路、貨運等短板、弱項,為成渝發展交通提供了追趕發展的機遇,四川需要建設以鐵路為主、更加通暢便捷的多向出川戰略大通道,支撐內陸對外開放高地。
在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看來,要實現《規劃》提出的3個”1小時“交通圈,尚需進一步提升城際間的交通互聯互通水平。“雖然市州之間的主要干道已基本暢通,但隨著物流人流增大,公路等級、交通的便捷性需要提升。”他建議,構建城際之間多方式、多路徑通道群,積極推動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建設,織密高快速公路網,實施普通國省干線擴容提質。此外,提升交通樞紐的輻射帶動力和運輸服務質量,包括建設立體換乘的綜合客運樞紐和多式聯運綜合貨運樞紐,推動跨運輸方式和跨城的客運一體化發展。
怎么干?
外建大通道,內聯微循環
對標《規劃》提出的目標,四川相關市州和單位已經有了思考和行動。
強化成渝“主軸”,四川高速公路建設正在推進成渝高速擴容、遂渝高速擴容及一批川渝省際高速公路建設,將打造“雙六+雙八”省際高速公路通道集群。“按照強化成渝主軸、密實南北兩翼的思路,我們正在進行全省高速公路網規劃調整。”省交通運輸廳規劃處相關人士介紹,將考慮新增布局一批川渝省際高速公路,進一步織密高速路網提升互聯互通水平。
突出西向川藏通道和西部陸海走廊建設,對接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巴等國際經濟走廊,近期,四川將力爭開工建設G0611汶川至川主寺高速公路,全面推動G318川藏公路提質改造,并開展G4218川藏南線、G4217川藏北線國家高速公路前期研究。
作為“雙核”之一的成都,正謀劃提升國際航運服務水平,強化成都機場與全球樞紐城市直通互聯,打造面向全球的航空門戶樞紐、洲際航空中轉樞紐和航空貨物轉運中心,構建“國內滿覆蓋、泛亞廣加密、洲際深通達”高密度客貨運航線網,逐步提升國際樞紐競爭力。
瀘州-宜賓定位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瀘州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李智說,綿瀘高鐵內自瀘段的開通,將把瀘州帶入“動車時代”,未來,渝昆高鐵、蓉遵高鐵、川南渝西城際鐵路環線等多條高鐵將在瀘州交匯,形成四向通達成都、重慶、昆明、貴陽、西安的1-2小時的高鐵交通圈。“我們將全面構建高鐵客運樞紐,奮力打造貨運鐵路大通道,當好川南門戶。”
《規劃》還提出,打造“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到2025年,軌道交通總規模達到10000公里以上,其中鐵路網規模達到9000公里以上。四川在線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正牽頭編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規劃》,將對軌道交通建設進行專門細化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