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徐莉莎

  近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以補短板、強弱項為重點,著力構建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到2025年,“雙圈”軌道交通總規模超過1萬公里,基本建成“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

  根據《規劃》,到202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銜接聯通設施網絡總體形成,對外運輸大通道、城際交通主骨架、都市圈通勤網基本完善。

  基本建成“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軌道交通總規模達到10000公里以上,其中鐵路網規模達到9000公里以上。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新建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力爭接入比例達到85%,長江干流主要港口基本實現鐵路進港。公路通達能力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5000公里以上。

  內外通達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世界級機場群航線網絡通達全球,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日益凸顯,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國際鐵路港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重慶、成都“雙核”之間以及“雙核”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中心城市、主要節點城市1 小時通達,重慶、成都都市圈內享受1 小時公交化通勤客運服務。

  智能綠色安全發展水平明顯提高。5G網絡覆蓋交通重點場景,重慶、成都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超過70%,公交、環衛、郵政、出租、輕型物流配送全部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交通環境污染和碳排放聯防聯治取得積極成效,安全水平明顯提升。

  共繪共建共享共治機制更加健全。港口、機場等領域協調發展取得更大進展,一體化的市場管理政策、協調機制基本建立。

  到2035年,以一體化發展為重點,全面建成設施互聯互通、運行智能安全、服務優質高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實現對外開放通道通歐達海、立體互聯,重慶、成都國際門戶樞紐聯通全球,運輸組織水平、創新能力、體制機制一體化合作國內領先。

  《規劃》起草組相關人士介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作為中國經濟第四極、西部唯一的發展極核,《規劃》突出了其戰略定位和對外開放能力,提出加快構建陸海互濟、四向拓展的綜合運輸大通道,實現國內通達、國際開放,支撐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

  “雙核”引領,是成渝“雙圈”區別于其他城市群的最大特點。如何便捷溝通“雙核”、以“雙核”帶動其他城市節點的發展,《規劃》中有很多落腳點,比如多條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城郊鐵路,這將進一步促進“同城化”發展,集聚資源,做強“雙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