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成棟

  “你多給了一元。”6月20日中午,食客為一份三兩臊子面掃碼支付了14元,楊元趕緊摸出了一枚硬幣。一周前,在成都青羊區開面館的楊元及周邊商戶,紛紛把自家的價目表調回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

  楊元和同行降價的原因,是成都肉價紛紛跌入“10元”時代,鮮肉零售價不過17元/斤左右。把視野放寬,就在6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三級預警,提示養殖場(戶)科學安排生產經營決策,將生豬產能保持在合理水平。那么,豬價到底怎么了?

  滑落的幅度:四個多月豬價降4成以上

  5月,全省平均生豬出欄價為19.8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36.68%,比一月下降45%以上。進入6月,豬價持續走低。至今,川內部分地區生豬出欄價,已經降至18元/公斤以下。

  而這,也恰好觸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的預警線——在玉米價格維持在3元/公斤上下時,這個出欄價意味著豬糧比(生豬出欄價與玉米價格比,通常6:1為盈虧平衡點)普遍低于6:1。而4個月多月前,這個比值仍然高達9:1,彼時,豬肉零售價30元/斤。

  最先感知到豬價漲跌的,是養殖戶。

  “早知道早一點出欄了。”提到眼下的豬價,綿陽江油市的養殖戶朱偉很是后悔:早在4月初,自家的生豬就長到100公斤,足以出欄。但他一直抱著“等等看”的想法,拖到6月初,長到180公斤才最終售出。期間,出欄價從近30元/公斤,跌倒了18.8元/公斤。“白白養了幾個月。”朱偉說,今年的玉米價格,始終在3元/公斤以上,這意味著,他這茬生豬沒能賺到錢。

  大體重生豬,是去年川豬進入復產通道后,不少養殖戶的選擇。眼下,這些大體重生豬進入集中出欄時段,加速了豬價下滑的幅度。

  “表面上看,出欄的頭數變化不會很大,但是一頭豬比過去重了30%的時候,豬肉供給就增加了。”四川省農業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認為,夏季是四川傳統的豬肉消費淡季,在面臨豬肉供給增加時,價格自然會持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