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白鶴灘項目現場總代表王笑君介紹,東電通過參與三峽水電站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研制,短短幾年縮小了與國外先進技術30多年的差距;后來參與溪洛渡水電站77萬千瓦機組研制,取得了質的跨越;如今白鶴灘水電站百萬千瓦機組順利投運,意味著東電已經引領世界水電裝備制造進入“無人區”。“從三峽的跟跑,到溪洛渡并跑,再到白鶴灘領跑,東電一直在勇攀水電珠峰。”王笑君說。
三峽集團白鶴灘工程建設部機電項目部主任康永林介紹,最初三峽電站的發電機組所需的硅鋼片只能依靠進口,當自主研發右岸機組時,外方突然將價格提高到左岸機組的3倍。無奈之下,三峽集團只能與寶鋼聯手研發。“如果當時放棄了自主研發,可能白鶴灘水電站工程水電機組的硅鋼片還是需要進口。”
白鶴灘水電站建設,帶動了重大裝備產業鏈全面提升。以電站所需的硅鋼片、高強鋼等高性能材料為例,已經實現國產。而據四川在線記者了解,攀鋼集團也為白鶴灘水電站建設提供了數百噸長期依賴進口的無磁鋼。
康永林認為,白鶴灘水電站被譽為世界水電行業的“珠峰”,正是因為其引領效應,倒逼東方電機、哈電集團等研發新材料、發電機組;倒逼中國電建、中能建集團提升水電設施安裝水平。三峽集團通過在重大裝備科研、設計和制造、安裝和運行鏈條中分層次有步驟地穩步推進國產化,實現了產業鏈整體飛躍。而不斷通過建設大型水電站的磨礪,如今四川在水電建設、安裝、運營全產業鏈都已走出省內,走向世界,成為我省乃至中國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