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期已建成的25個建筑單體中,9層約50米高的圖書館頗具特色,宛如一朵蓮花。“這個蓮臺形建筑涉及噴淋、通風、消火栓、強弱電系統等多個機電安裝專業,相互交叉且復雜。”項春說,在圖書館的建設中創新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在施工前對綜合管線進行了重新排布設計,通過采用BIM技術在計算機上建模進行模擬優化,縮短了安裝工期,也給裝飾造型提供了更大的可塑空間。

建筑結構的內外環梁和外部裝飾均為弧形的內江師范學院師生活動中心也頗為亮眼。“就像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航站樓屋頂覆蓋了超過8000塊玻璃,每塊玻璃都有自己獨特的角度。”項春解釋,正是因為是弧形,所以每塊鋼筋模板的規格都不一樣,66塊玻璃外墻的規格也不重樣。這就要求鋼筋模板必須高精度制作和安裝,裝飾過程中提前選材,提前進行方案優化。據介紹,內江師范學院新校區建設過程中采用了28項國家住建部推廣的先進新技術,全程使用信息化技術,保證了綠色環保。
內江師范學院公共教學樓一分為A區、B區,通過廊道相連接,共有162間教室,可容納約1.6萬學生;學生宿舍為四人間寢室,目前儲物柜、風扇、熱水器等設備已陸續入場安裝,每個寢室都有獨立的淋浴室和洗衣池。學生食堂一可容納近3000名師生同時就餐。作為張大千的家鄉,內江師范學院美術大樓頗具特色,是整個新校區里唯一青磚灰瓦的建筑,設有美術展覽館等功能分區。
項春介紹,今年3月份,項目參建各方組織開展了“大干100天,確保630,決勝保目標”勞動競賽活動,針對剩余工程指定工序節點目標,強化項目物資采購供應、機械設備調配、勞動力合理安排,堅決確保在6月30日前完成工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