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4日,挖掘機師傅挖到該古墓,“早上9點過,工地的幾名工人在施工。他們在挖一處地基時,突然發現挖到了白色的石塊。”一知情人士說。該工地負責人當即上報相關部門,工地立即停工,現場全部打圍,安排專人全天候值守。
當時,四川在線記者也趕往施工現場,只見這座古墓位于一處坡坎,被挖出來前被厚厚的泥土掩埋。現場已經能夠看到類似墓門的石頭建筑,墓門正中和左側石雕完好,能清晰看出石雕樣貌,似傳統神話中的四大神獸。
“該墓石柱石梁上圖案畫面精美,四大神獸,祥云龍鳳,栩栩如生。稍顯可惜的是,圖案中的‘龍’斷了。”富順縣當地一位文物愛好者分析,這應該是一座宋墓,因為古墓有宋石、明磚、清瓦的說法。而這座墓為是石頭墓穴。
富順縣文物保護管理所相關人員立即趕到現場,并上報自貢市文物局。隨后,自貢迅速成立古墓勘查和搶救性發掘工作組,由省、市文物、考古專業專家、研究人員、現場技術人員、屬地文管所相關人員組成,并聘請相關考古權威專家指導工作。

據了解,本次現場搶救性發掘調查,通過“遺骸”實物史料來研究富順千年歷史,判斷已經滅亡的古化社會經濟形態,主要包括研究種族的體質特征、了解古代埋葬的風俗和墓葬的形制、了解古代的工藝水平和社會經濟生活的狀況三大方面。
下一步,調查隊將對具有較大價值的石刻構件,進行清理、編號,移交富順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