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工作人員在白鶴灘水電站壩區安裝自動氣象站 。氣象工作人員在白鶴灘水電站壩區安裝自動氣象站 。

  氣象保障服務組立即與省氣象臺、涼山州氣象臺,上下游氣象臺及烏東德氣象臺共同會商,決定提前向白鶴灘建設部下設的防洪度汛值班室發布大雨強降雨天氣預警,啟動暴雨Ⅳ應急響應。

  接到氣象部門預警信息,白鶴灘大壩澆筑立即暫停,工人們為大壩蓋上防雨布,緊隨而至的狂風驟雨未改變混凝土的含水量;各參建單位迅速撤離人員,無人員傷亡。

  7級以上大風年均239天

  如何保障“空中走廊”安全?  

  在白鶴灘大壩左右岸兩側壩肩邊坡上,7臺纜機分高低兩層在兩岸平行軌道上運行,構筑起大壩混凝土、設備材料吊運的“空中走廊”。

  這是世界在建水電站最大的纜機群。建設白鶴灘大壩所需的800多萬方混凝土、約12.6萬噸金屬結構等材料及設備吊裝,都要靠這7臺30噸平移式纜機運送。

工作人員正在對壩段氣象自動站進行維護。工作人員正在對壩段氣象自動站進行維護。

  根據白鶴灘氣象站觀測資料統計,白鶴灘水電站7級以上大風年平均天數達239天,對高空運行的纜機構成嚴峻挑戰。如何保障纜機群安全運行?

  在纜機設計階段,氣象部門便已介入支招。2014年3月,在湖北宜昌召開的白鶴灘大壩招標標書修改審核會議上,涼山州氣象局高級工程師顧林康提出“纜機的吊罐受大風影響明顯,陣風忽大忽小,會加大纜機吊罐的擺動幅度,造成安全隱患,纜機設計上一定要注意抗風級別的把握”,并就不同天氣形勢給出規劃建議。時任三峽集團董事長盧純聽后表示:“氣象部門的介紹讓我們更加安心,對白鶴灘電站的施工也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