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馳拓維打破了超細研磨設備被國外壟斷的局面,成為行業佼佼者;潤格生物是國內唯一一家固態液態結合的生物發酵企業;鼎達集團從8名員工的貿易公司,發展成為一家多元經營、資產過億的民營企業……從“萌芽初現”到“遍地開花”,從偏居一隅到領先行業,民營企業不斷成長壯大,成為綿竹工業發展的主力軍。
“民營企業要擁抱變革,主動創新,擺脫傳統發展模式,爭做行業的標桿、標準的制定者。”致遠鋰業總經理姚開林介紹,入駐綿竹德阿產業園6年來,公司向著把產品做專、把質量做精、把品牌做強的目標前行,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科技創新,大刀闊斧地進行技改,已由年產1.3萬碳酸鋰升級到年產4.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單水氫氧化鋰和氯化鋰。僅今年上半年就已突破10億元產值,助力企業跨越式發展。
精準施策 企業“如魚得水”
“我們不單單要問民營企業家飛得高不高,更要問他們飛得累不累”“民營企業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勇敢地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搭把手、拉一把”……綿竹市2021年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上,綿竹市委書記李棟金句迭出。

綿竹市委、市政府已連續23年與民營企業家座談交流、表彰先進、獎勵優秀。綿竹市2021年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上,綿竹30家優秀企業、優秀企業經營者、優秀個體工商戶受表彰;32家綿竹市級部門集體承諾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現場還為256家企業兌現3325.81萬元獎補資金,并公布《綿竹市黨建引領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六條措施》,為民營企業家辦好企業、助力綿竹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劑”。
近年來,綿竹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18類200項“一件事”清單,審批環節從57個減少為34個,提速30%以上,企業開辦實現“四小時辦結”,重點項目實現最快“五十日開工”。2021年-2023年,綿竹還將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扶持力度,預計投入5億元,專項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一個地方營商環境好不好,感受最深的就是企業。垚犇食品落地九綿產業園時,由于人手缺乏,手續辦理、設備采購等各項業務困難重重。園區立即派駐專員幫助企業完善手續,相關部門牽線搭橋解用工之急,助力企業“輕裝上陣”。“近幾年來,僅我們企業就享受了政府補貼和減免政策好幾百萬元,實實在在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德陽市東汽實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巖松說。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綿竹市登記在冊民營經濟市場主體37987戶,占全市市場主體總數的98.48%。全市規上企業147家,其中144家為民營企業,占規上企業總量的98%,形成了食品飲料、精細化工,裝備制造、鋰電、生物醫藥五大產業集群。全市19家高新技術企業、6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全部為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