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之明確,要求之嚴格,措施之嚴厲,堪稱罕見。”提及我省7月6日印發的《四川省穩定生豬生產十條措施》,不少養殖戶(企業)負責人和專家學者有這樣的觀點。

  在他們看來,明確、嚴格、嚴厲,分別體現在財政和金融支持、防控重大動物疫病以及考核層面。□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成棟

  叫停盲目限貸、抽貸、斷貸

  助養殖戶挺過現金流難關

  “及時雨!”仔細閱讀了《措施》后,綿陽市三臺縣養殖戶趙敏銳舒展了眉頭。因為,接下來他有可能獲得不少補貼資金,銀行的還款日期也有望延后。

  去年底,瞅著行情不錯,趙敏銳貸款50萬元補欄仔豬。當時,他和銀行約定7月1日前后還款。但到了今年6月的出欄季節,他家每頭豬出欄將面臨500元虧損。

  是否該虧本出欄用以還貸?在養殖戶中,這并非趙敏銳一個人遇到的難題。

  省農業農村廳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豬價連創新高,不少養殖戶紛紛進場。養殖戶去年底前后補欄的豬恰好眼下出欄,遭遇了“高補欄價、高飼養成本和低出欄價”的夾殺。

  對此,《措施》拿出了兩大舉措:更大力度財政獎補和更多信貸支持。

  與去年相比,除繼續分地區實施生豬出欄激勵獎補政策外,我省還明確,各地可依據實際情況,統籌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動物防疫等補助經費等相關資金,鼓勵支持養殖戶。同時提出,統籌用好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按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脫貧地區生豬養殖等鄉村產業。

  《措施》明確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盲目限貸、抽貸、斷貸,還提出要加大信貸投入。這就意味著,去年“進場”的養殖戶有望挺過當前現金流壓力,“9月前后是消費旺季,價格有望回暖。到時候,大家的壓力會小不少?!?/p>

  目前,省級農業主管部門正攜手金融機構等聯手制定信貸領域實施方案。

  加大生豬防疫力度

  降低疫情對川豬和市場行情的傷害

  “本輪‘豬周期’,由非洲豬瘟傳入中國開始。穩定價格和生產,還是要從這個角度入手?!彼拇ㄞr業大學教授朱礪開門見山:市場穩不穩,疫情防控是關鍵。

  記者注意到,《措施》延續了自2019年前后開始實施的管控跨省調運生豬、監管屠宰環節和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工作法。除此之外,還重點做了“加法”。

  “加法”體現在對藍耳病等其他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措施升級,首次提出要把藍耳病等納入各級非洲豬瘟防控與恢復生豬生產職責范圍。

  “養豬行業最怕瘟疫?!笔⌒罂圃焊痹洪L何志平舉例,藍耳病曾被稱為“神秘豬病”。這是一種傳染性極強、致死率極高的生豬疾病,也是非洲豬瘟傳入前,養豬行業的一大“殺手”。截至目前,既有的治療手段對藍耳病有效率不高,且相關疫苗仍未研發出來。在此背景下,把藍耳病納入指揮部職責,就意味著今后針對非洲豬瘟的大部分防控措施,可用于防控藍耳病等疫病,降低了重大動物疫病對生豬行業的傷害以及所造成的市場波動。

  實施重大動物疫病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則傳遞出另一層含義?!胺揽匾B化,不能打折扣?!敝斓Z介紹,經過此前嚴格防控,全省非洲豬瘟疫情基本處于可控狀態,這也讓不少地區的指揮部產生了一定的松懈、倦怠情緒。《措施》重提應急值守,則是在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