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健身房辦卡容易退卡難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簡稱“四川省消委”)整理分析近期消費糾紛時發現,不少消費者都遭遇過健身房的各種“套路”,往往面臨退卡難、舉證難。如何破解這些健身消費“堵點”問題?7月9日,該委給出分析結果并提出了建議。
健身不成反傷神
辦卡協議、教練行為存“套路”
常見糾紛一:教練私下口頭承諾,健身房不認賬。李女士在成都一家健身房辦了會員卡并購買40余節私教課,之后教練稱其他會員轉讓20節特價課程,“說是只告訴我一個人,價格非常優惠,優先留給我”李女士說,教練承諾只買10節課也行,但協議仍然寫的20節課,出于信任,李女士簽了協議并支付10節課費用。之后教練突然更換,李女士提出想退掉剩余課程被拒,健身房還稱“如果繼續追究,按照協議需補10節私教課費用,教練私下承諾與健身房無關”。
常見糾紛二:身體原因不宜健身,仍被告知“不退不轉”。同樣遭遇“退卡難”問題的還有成都消費者張女士(化名)。據悉,張女士在健身房上私教課不久后,身體感到不適到醫院檢查發現自己已經懷孕,醫生根據張女士身體狀況建議其不宜繼續健身,張女士遂向健身房提出退卡退款,但健身房以“消費者個人原因違約”為由拒絕退卡。
常見糾紛三:健身設施與宣傳不符,要求退款被拒。除了退卡難,辦卡時不少消費者也容易被健身房“忽悠”。“辦卡前宣傳的天花亂墜,說以后會建游泳池、開設瑜伽課等,結果都是假的”消費者梁女士(化名)說,辦卡時看著健身房裝修不錯,宣傳單也印有游泳池、瑜伽課,結果遲遲不見蹤影,與宣傳內容根本不符,提出退卡卻被告知“協議寫明會員卡不退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