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硬件

  四大骨干水利工程均已開建,渠江應對洪水更從容

  “這一次比十年前有底氣!”四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說,底氣來自于這十年來的工程建設——用骨干水利工程給渠江套上“籠頭”。

  十年前的渠江大洪水,給世人留下的另一個記憶是:渠江沒有控制型骨干水利工程,僅靠江口水電站等來攔蓄部分洪水。這一次再戰洪峰,局面則有所改變。今年6月剛剛下閘蓄水的紅魚洞水庫攔蓄洪水3000萬立方米,蓄水6000萬立方米,發揮了部分防洪效益。

  四川在線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未來幾年,渠江流域缺乏控制性骨干水利工程的局面,有望得到徹底緩解。

  早在2016年6月,土溪口水庫正式開工,這座位于宣漢縣境內的水庫,防洪庫容1.05億立方米,屬于大型水庫。此外,渠江流域防洪規劃中,還有2016年9月開工的黃石盤水庫以及2020年12月開工的固軍水庫,也都正在穩步推進建設中。

  據初步統計,前述四大骨干工程建設完成后,總庫容將超過6.5億立方米。而在此基礎上,渠江流域防洪庫容有望提升至5億立方米以上。屆時,渠江流域防汛壓力進一步減輕,面對洪水處置將更加從容。

  雖然尚未竣工,但骨干工程已經小試鋒芒,效果初顯。7月11日17時左右,位于達州市渠縣三匯鎮的沿江兩岸,洪水已經淹沒了一樓,由于人員提前撤離及時,并未造成人員傷亡。而這背后,正式骨干工程攔蓄洪水為下游贏得了充足的轉移時間。

  鏈接:

  渠江曾是長江上游最兇猛的水患之一

  渠江,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發源于大巴山,其流域在四川境內主要涉及巴中、達州和廣安三市。

  在2011年的“9·18”暴雨洪災中,渠江流域發生了歷史上最大洪水,在渠江三匯水文站,其洪峰流量達到29400立方米/秒,成為歷史最高峰值,造成流域經濟損失141億元。

  回望歷史上的渠江,它曾是長江上游最兇猛水患之一。在2003年至2011年,渠江流域幾乎連年爆發特大洪災,數次淹沒渠縣三匯鎮沿河底樓房屋,并導致廣安市老城區街道上行船……

  但“安靜”了近十年后,渠江今年再次爆發流域性洪水。

  “這是自2011年以來,達州遭遇的最大洪水,我們也啟動了Ⅰ級防汛應急響應。”達州市水旱災害防御中心負責人唐印說,全市多條戰線已緊急動員起來應對此次洪水。

  渠江為何“不太安分”?

  從地圖上看,渠江流域呈扇形,左側支流是縱貫巴中的巴河,右側是橫穿達州的州河,兩河在渠縣三匯鎮交匯。每年汛期,東南方向來的水汽,在秦巴山區南麓極易形成與山勢平行且穩定的雨帶,全流域同時遭遇強降雨概率較大。

  與此同時,渠江是一個迄今為止尚未完成骨干水利工程建設的大江大河,工程短板也制約了流域應對洪水的能力。為此,我省已在渠江流域開建土溪口水庫(渠江左岸支流州河)、黃石盤水庫(巴河流域)、紅魚洞水庫(南江流域)3座以防洪為目的的骨干水利工程,但上述幾大工程目前均未竣工,防洪效益尚不能完全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