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7月25日,四川在線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今年主汛期以來,四川因暴雨引發地質災害導致斷道的41條公路、136處,幾乎已經全部及時搶通,僅剩5處受損嚴重的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外還在搶通中。

公路網的及時搶通保通,與我省下沉至縣一級的公路機械化養護和應急搶通力量密不可分。機械化養護中心以縣或片區為單位建設,兼具公路快速搶修和專業化養護職能,有專業的養護機具和人員隊伍,是基層養護站的“升級版”。
近年來,我省持續高位推進交通建設,提升路網通達深度、覆蓋廣度,至2020年底,公路總里程達39.4萬公里、全國第一。省交通運輸廳負責人介紹,在增加交通供給總量的同時,我省注重提升供給質量,構建起省市縣三級養護管理體系,建成111個機械化養護中心,覆蓋21個市(州)和全部國省干線。
借助信息化手段,我省開發了“蜀路通”APP和公路養護巡查APP,開展公路核災和日常養護巡查,公路災損情況、病害歷史等均有紀錄、可追溯。利用這些大數據,結合每年一次的國省道路普查,實現了公路養護決策的科學化、養護管理的精細化。
近日出爐的交通運輸部“十三五”全國干線公路養護管理評價結果顯示,四川綜合排名第10位,較“十二五”提升了8個位次,全國進步最大。“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投入養護專項資金565億元,實施1.38萬公里大中修及預防性養護,路面使用性能指數(PQI)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