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波 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
“一棟紅房,三分菜園,七畝花海,40年愛滿大花地。”近日,攀枝花市東區弄弄坪街道大花地社區的小居民,一起在“城市菜園子”過暑假。這片菜園,已經成為大花地社區建設和諧社區的“小紐帶”,創建文明城市的“小陣地”。
在當天的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和承包菜地的居民帶著孩子們來到菜園里,教孩子們認識蔬菜、瓜果,豐富課外知識,還與孩子們一起給菜園除草、施肥。
一個多小時的勞動實踐中,孩子們不僅認識了十幾種蔬菜、農作物、花草和果樹,而且收獲滿滿。“通過這次勞動實踐,我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以及豐收成果的來之不易,明白了有付出才會有收獲,也更加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我要把今天采摘的菜帶回家,自己做來吃,一定很香!”14歲的陳誠說。

“我承包的菜園子里先后種了萵筍、青菜、包菜等等一共七種蔬菜。社區為我們打造的這個菜園,既豐富了日常生活,又通過種菜鍛煉了身體。”帶著孩子們摘菜的楊大爺說。在大花地社區,老舊小區邊坡環境治理一直是個難題——種樹及養護成本高,社區老人多。“很多老人很多都是老一輩建設者,從農村里走出來,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大花地社區黨委書記楊麗華介紹,因此,社區工作人員想到將邊坡開辟成菜園。

2020年,社區利用黨群服務中心平臺,成立由社區居民、網格員及樓棟長等人員參與的社區居民自治志愿服務隊及愛心天使志愿服務隊,經過志愿者們辛苦勞動,將弄弄坪西路8號5棟旁邊的邊坡砌石分塊,開辟出一個大約一千多平米的“城市菜園”,供居民們認領耕耘。
“‘城市菜園’大受居民歡迎,反映出老舊小區治理方式亟須新思路和新舉措,就是要滿足社區養老中新一代老年人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楊麗華說,為激發和調動居民群眾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城市菜園又搞起了“承包制”,讓居民在綠化家園中獲得更多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