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7月27日電(單鵬 熊斯坦)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27日在成都開幕。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羅佳明在報告關于四川省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有關工作情況時提到,到2025年四川綜合交通建設將完成投資1.3萬億元。

  據了解,“十三五”時期是四川交通發展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成效最顯著的時期:綜合交通線網里程從33萬公里增至41萬公里;鐵路營業里程從4442公里增至5442公里;高等級航道從1321公里增至1648公里,民用機場從13個增至16個,城市軌道交通從88公里增至558公里。四川現已成為規模排名全國前列的交通大省。

  羅佳明表示,“十四五”時期是四川是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建設交通強省的關鍵時期,到2025年實現“萬億、兩圈、三網”目標:即綜合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3萬億元,基本形成“123出行圈”和“123快貨物流圈”,基本實現“快速網覆蓋區縣、干線網暢達鄉鎮、基礎網連接村組”,為打造全國交通“第四極”奠定堅實基礎。

  據介紹,四川將圍繞“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重大戰略和“一干多支”戰略部署,全方位提高交通戰略承載力;聚焦南向開放,開辟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西線主通道,擴能提升成渝鐵路運輸能力,加快構建四川經貴州至廣西北部灣港最近鐵路貨運大通道,形成四川“通疆達海”大循環大通道。持續優化鐵海聯運班列運營組織,打造四川經廣西、云南至越南、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的跨境運輸線路,促進通道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發展。

  四川還將補齊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短板,加快建設成達萬高鐵、成自宜高鐵,開工建設成渝中線高鐵、渝西高鐵重慶至安康段,并同步提升、建設高速公路、民用運輸機場、普通國省道、高等級航道、農村公路、通用機場群等基礎設施。

  此外,四川將促進交通與新技術深度融合,建成成都繞城、成宜等面向車路協同的智慧高速公路,加快部署機場智能服務設施,推進航道數字化改造和樞紐、既有鐵路智能化升級;促進交通與生態環境深度融合,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制定交通運輸“碳達峰”行動方案,加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裝備推廣應用力度,推動服務區、客運樞紐充換電、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連接四川省主要城市的城際快充網絡。(完)